进入3月,来到盒马上班的原餐饮企业员工开始陆续返回原公司,共享员工暂告一段落。
在这期间,盒马这一招,不仅巧妙的解决了自己的人力困境,赚足了眼球,也帮助餐饮企业缓解了部分压力。当然,它也折射出,当全民买菜,配送到家的模式开启时,即使是最早践行半小时配送上门的盒马,也感觉到了压力和不能承受的配送之重。
笔者这段时间一直有个好奇,当盒马极度缺人的时候,为什么不首先向饿了么(准确的说,是饿了么小哥)求援?当然,笔者知道这是两家公司,而且目前在阿里体系内分属于不同阵营,各自汇报的上级也不同,但是,同在阿里的屋檐下,总算是盟军吧。
问题的答案,可能并不两者是隶属不同战队这么简单。
盒马和饿了么并非没有渊源。2019年9月,阿里传出消息,盒马鲜生将于当月全量上线饿了么平台,共涉及全国21座城市超过150家门店。今后,盒马用户通过饿了么平台也能下单,享受30分钟送上门服务。
但是这条新闻当时就有一个诡异的点,“盒马接入饿了么平台前期,配送服务依旧由盒马自己来提供;随着合作深入,双方在零售品类、配送和消费者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将有进一步协同。”
众所周知,饿了么的重要竞争力,就是其依托蜂鸟配送平台打造的强大配送能力。盒马接入饿了么平台,却让自己的小哥配送,似乎只是把饿了么当作流量平台。
当然,新闻中说,这是前期。似乎暗示后期会有不同。不过,随着阿里组织架构再一次调整,估计这件事也就这样了。
盒马和饿了么,最终还是各走各的路,盒马进驻饿了么,相当于是饿了么平台上众多商家中的一个大KA客户。
对于主打生鲜的盒马而言,饿了么基于餐饮需求的流量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对于有门店的零售商而言,配送才是更大的短板。
即便如此,在盒马运力非常紧张的时候,盒马想出了共享员工这一妙计,却仍旧没有向饿了么求援,或者让饿了么“倾斜”一下,可以理解的是,疫情期间,饿了么自己也确实挺忙的。根据新闻,据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从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九,杭州市民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厨房生鲜类订单量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近3倍,达282%。
2月一个月,就有2万家小店上线了饿了么。疫情期间,饿了么订单也是翻倍增长。
但这应该并不是盒马与饿了么无法深度合作的根源,原因或许在于,两者终究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却又瞄准了同一个战场。
在疫情期间,生鲜电商也好,超市到家平台也好,各家订单量都大幅增长,这时各家企业面临两重拷问,第一,你有菜吗?第二,你能送到吗?
从模式上说,创立伊始,盒马想打造的顾客心智认知,就是生鲜卖场,有货而且新鲜是安身立命之本。说到底,盒马是生鲜自营模式,自营意味着对商品的掌控力,意味着农产品从上游到渠道终端的供应链能力,在这套逻辑里,配送到家这一环,其实并不一定需要自己做,或者更准确的说,配送到家这个动作,并不一定自己做。
正因此,才有了饿了么们的新零售探索,从餐饮迁移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而许多线下零售商,也接受了这一点。
但是盒马不同,盒马不仅是要做全渠道获客,更需要进行流量的转移,是把线下流量向线上转移,这一思路侯毅先生自己明确表示过,在他看来,盒马是全渠道电商,而不是有线上商城的实体零售,整个的运营逻辑不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配送这一环掌握在谁手中显得无比重要。在有线上商城的实体零售这类模式下,配送是一种履约,是一个订单的结束。但是在盒马看来,这或许是下一次获客的开始。唯有此,才能形成流量的闭环。
但是饿了么不同,饿了么做新零售,基于平台思维,饿了么其实主要任务是服务好商户,蜂鸟配送负责服务好用户。
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商家越多越好,越丰富越好,不是没了谁就不能运转,才叫平台。
而且,用平台的思维做生鲜,回避了最难的供应链问题。比如饿了么也与一些诸如菜老包这样的供应商平台再合作,整个生鲜链条更像是一场接力赛。
此外还有一点,生鲜本身并不是一个无限流量的游戏,更多的时候是依靠老客的复购,形成稳定的现金流。电商大促那一套逻辑严格来说特别不适合一日三餐刚需的蔬菜品类。双十一可以集一年的消费力短时间集中爆发。但是生鲜消费者不可能饿肚子一年,然后一周内把一年的菜都吃完。
从这一点上来说,饿了么的平台流量对于盒马,也重要,但也不重要。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在生鲜这一赛道上,盒马和饿了么,真的是盟友吗?
目前行业有一个趋势悄悄在发生。很多头部零售商家更愿意自己来做到家服务。这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了,苏宁家乐福,沃尔玛,永辉,天虹,生鲜传奇,等等,还有盒马。
这种自己做,一种方法就是盒马模式,全链路都是自己人;还有一种模式,其实并不拒绝外包物流,但是流量入口一定是自己的平台或者界面。换句话说,只有跑腿的工作留给别人,因为那是技术含量最低的。
起初,大家也愿意自己跑腿,因为可以直面用户,增加印象,就像京东在电商行业所做的。但是人力成本真的高。此外,在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了在线决策这种模式后,大家觉得,只要用户的数据在自己的平台上,最后谁来跑腿也没那么重要。
这种折中道路的出现,或许也会让盒马和饿了么,重新审视下自己做生鲜的初衷。
从饿了么的角度,做餐饮做的不错,那么做生鲜究竟是满足谁的需求,谁会最需要从饿了么下单买菜,这个板块的生意,是否如餐饮那般重要,其实需要仔细思考。至于菜从是那来,倒不需要操心。
但是如果饿了么认真做卖菜这件事,对于盒马,和所有零售商,也许是个新的对手,而不仅仅是帮忙送菜的。
核心的问题还是,积累的用户数据资产,在谁的手里。
而对于盒马,无论是不是强调电商的优先级,生鲜是零售的生意,一家零售商同时又要做好同城配送,充当半个物流商的角色,也是高难度的挑战。随着盒马门店的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配送小哥,这一笔账究竟该如何算才是最优解,外界也很想知道答案。
喝杯咖啡的时间,读懂商业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