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物流沙龙
本文主要从各合同物流上市企业创业时间轴、发展历程;企业分类(按初始类型、客户行业);代表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对上市合同物流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演讲嘉宾:兴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龚里
(本文根据9月1日由物流沙龙举办的“2017合同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遇见物流新物种”现场录音整理)
2000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年份,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亚洲金融风暴结束,第二个是中国加入WTO。
2000年之前,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了,从日本、韩国、东亚四小龙,往东亚其他国家转,往泰国、马来西亚等新兴国家,但是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劳动力要素、土地要素、政府要素远远强于东盟其他国家,在这个时候大量外资涌入中国。
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资本大颚也把先进的物流服务带进来了。上市企业中,比较典型的独立的物流公司有飞力达、华鹏飞。
除了天然独立的第三方合同物流公司,也有一些大企业集团衍生的物流公司,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引入第三方物流公司。
对于一些制造业比较强的企业,例如海尔、美的,他们在解决自身物流痛点之后,也发现其实物流是一个金矿,也是一个盈利点,也是目前制造业毛利率逐渐往下走的利润增长点。于是,他们也将自己的物流逐渐往外走,来承接第三方业务。
第三类合同物流公司原来是中国最大货代公司,他们原来是做货代产品,是产品化企业。但是他们也逐渐发现服务的客户有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新的物流模式出现,于是他们也成立了相应的团队与部门做第三方合同物流。
在近几年,我们又发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出现了物流+互联网的新模式。于是上市公司也衍生了一些新的业态,前年整体上市的传化智联旗下就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公司是易货嘀。
我们把合同物流分为三类,这些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第一类是纯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依附于任何大企业,而且成长是从零开始的,没有其他的产业作为基础。这些公司没有把具体市值拿出来,其中市值最大的是长久物流,然后华鹏飞大约是60亿,飞利达30亿,海格物流是新三板企业。在合同物流公司上面100亿、50亿都是一个瓶颈。
第二类是传统运输行业转型企业,这些公司依托于传统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企业。运输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做的很大,因为运输企业准化程度不高,例如航空企业、海运企业。中国最大的海运企业是中国远洋航运,收入超过1000亿,网点遍布全球,利用当前物流和运输的网络,开始做第三方物流,做合同物流有天然的优势。
除了有网络性公司之外,还有一些有仓储资源性公司,例如中国外运。中国外运原来在全国各个海关包括陆路海关、空运海关有很多仓储落地,这些运力是不可或缺的,也支撑了他在合同物流基础性的一些优势。
现在快递企业也在往合同方物流转型。虽然目前产品是标准化的,标准化产品理论上是最能赚钱,最能复制的,但是也面临一个激烈竞争问题。对快递企业来说,利用目前标准化物流网络从事合同物流也未尝不可,而且边际成本不高。
第三类是由产业集团或者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转型的企业,这个例子很多,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多。他们在上市公司归类里面都不在物流板块,海尔日日顺物流归类在电商板块,上汽集团是非常大的汽车企业集团,物流在财务报表只能通过放大镜仔细才可以找到,物流却占越来越大。除了上汽之外,还有美的、国药、联明、太平鸟、传化智联。
刚才我们是按照企业类型来划分,现在按照行业来分,将这些企业划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综合类企业。合同物流企业前身大多数是运输性或者仓储企业,因为他们在全国全球有仓储网络、运输网络,因此他们通用性比较强。
第二类是汽车及零配件,在供应链企业类别中属于一个类型,但是在上市物流企业却是占比比较高。其中的原因汽车客户是一个大客户,而且汽车运输相对比较标准化、流程化。例如长久物流,能够上市,而且市值超过100个亿,收入水平还不错,主要源于汽车本身标准化流程,包括物流的流程。
第三个是电子电器类,一方面像飞力达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从国外带入物流先进的理念,第二方面也是中国家电白电做强做大以及走向世界产生的结果。
还有其他类包括医药、服装、快消等等。
独立第三方企业他们在综合类物流里面一般做不大,反而能在专业型里面做大,比如包括汽车零部件、化工、医药等等。专业型领域可以做大,一方面源于这个领域有很多标准化公司,也有比较大的市场。一个中小型物流公司能够长大,和大客户是息息相关的。反而运输类企业在从事通用型客户方面有更强的能力,主要源于运输本身是他们所处的行业,同时从仓储来讲这个行业属性也是比较弱的。
这里举一个上市公司的例子华鹏飞。华鹏飞是2000年成立,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华鹏飞上市是2012年,上市之后也遇到一些挫折,大客户基础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这么稳,因此公司也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往外发展。2015年公司收购了博韩伟业。
华鹏飞在2015年整个牛市过程中市值涨到200亿,利用上市公司高市值高PE做扩张是比较容易的。在选择行业扩张的时候,他选择了相对来说代表中国未来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行业。
因此当时收购了博韩伟业,收购的时候华鹏飞第三方毛利下滑到1600万,后来毛利水平大概是30006000万之间,但是收购了博韩伟业净利润率超过1个亿,而且近几年利润还比较稳定。
他发现了自己的瓶颈,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同时以前依靠的关系网络,在目前激烈竞争下,发现无法再扩张,所以他选择利用资本市场纵向和横向延伸,这个延伸虽然和主业没有关系,但是作为上市公司来讲只要有融资功能,目前市场依然活跃,通过并购的形式还是可以成功的。
第二个例子是国有企业外运发展,是中外运旗下做空运的子公司。外运发展在2013年做过一次重要的转型,这个转型是往电商物流发展。当时进出口跨境电商很火爆,网易考拉是海淘重要合作伙伴,考拉通过业务扩大,外运发展只占业务一小部分。对于外运核心优势是依赖于原来国有企业网络,尤其在重要机场的仓库资源,能吸引到客户。但是往后发展起来,当客户的资源诉求越来越强的时候,他发现也很难满足。
第三个例子是美的安得智联。美的产业极其庞大,内部物流体系相当成熟,内部流程梳理之后,完全有能力衍生一个物流公司。
讲几个展望,制造业进一步转型之后,制造业衍生出来的服务、品牌输出,其物流服务价值越来越高。
第二个,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是纯粹的没有产业依靠的,在上市公司里面的确很难长大,这些公司都在寻求往其他方面转型。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比如医药、汽车领域做专业性的拓展。如果做综合类的第三方物流的话,空间虽然很大,但是压力也很大。
第三类目前比较大的运输企业,他们有更好的更广的网络,未来会承接更加综合性物流业务,例如现在快递公司将合同物流一起发展。
最后再总结几个资本的要素:
第一个资本是血腥的,做强做大是资本最重要的诉求。关键要素是商业模式具备快速扩张的条件。合同物流当前情况下,大多数中小公司以关系型为主,而且内部流程梳理不够规范化、标准化,但是合同物流如果要突破这个瓶颈的话,一定要加强静态化和标准化建设,当PE包括像行业去观察一个企业的时候,最希望看到企业能有标准化和平台化建设,标准化和平台化之后可以帮助降低大后边际成本。
关键要素还有要具备较大的活跃的兼并收购市场。在这个行业里面很多老板说与其收购一个公司还不如收购一个团队,团队流动性比公司流动性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兼并收购价值的企业,或者要去收购其他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把资产由轻变重,在关键节点实施平台化,拥有一些稀缺性的资源。最后合同物流企业做大做强还需要灵活的,富有竞争力人力资源政策。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