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综合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二季度综合运输服务主要指标逐步恢复、不断向好,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发挥了重要的先行官作用。
上半年,疫情对客运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客运企业纷纷实施停班停驶、客座率控制等措施遏制病毒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并积极创新运输服务模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客运转型升级工作,灵活应对疫情影响。
疫情期间,铁路部门开通务工专列,实行“按需开车”“点对点”运输,2月16日以来,累计开行300列,包车厢1250辆次,运送旅客33.2万人。针对短途出行需求,铁路部门实施票价优惠活动,激发“本地人游本地、周边人游周边”市场活力。在实现内地高铁和城际铁路电子客票全覆盖基础上,向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电子客票,覆盖1300多个普速铁路车站、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各地积极组织“点对点”农民工包车,累计发送包车23.4万趟次、运送556.4万人复工。20余个省份积极开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江苏省“五一”期间开行定制客运线路176条,旅客可通过手机选择定制快车、机场接送、校园专线、定制旅游等出行服务。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河北等11个省份,乘客可享受移动终端购票、刷证或刷脸进站等“无接触式”服务。
疫情发生后,我国暂停邮轮进港,邮轮公司已取消近293个原计划在中国始发的航次,同比下降87.6%,国内邮轮2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处于停航状态。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12.3万人,同比下降85.5%,已复航的国内水路客运航线运输需求锐减,客座率普遍不到50%。疫情期间,上海、浙江、重庆等多个省市加快推广应用电子船票,提高旅客服务效率,减少不必要人员接触。
上半年,全国航班正常率91.6%,民航正班客座率为68.6%。“民航服务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启动实施,通过推进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旅客中转便利化和无纸化通关服务、“旅客遗失物品全国统一查询平台”建设、扩大“一站式联运购票”范围等措施,旅客出行体验明显改善。东航、华夏航空等航空公司结合疫情期间出行需求变化,相继推出“3322元周末随心飞”“2999元无限次飞行套餐”等产品,激发潜在出行消费需求。
上半年,全国36个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量169.5亿人,为去年同期51.9%,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61.6亿人,为去年同期的55.8%。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覆盖城市达280个,总计3万条公交线路,122条地铁线路,35条轮渡线路,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共享单车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广州复工后早高峰共享单车骑行量增长超4倍。网约车防疫措施持续升级,首汽约车建立出租司机“健康监测重点人群”数据库,组织司机开展核酸检测,保障公众乘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