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临近”作为大众科普,还是有争议的;目前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这个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指的的当下的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范式级技术变革的浪潮”。
在企业服务领域内,几十年的历史中,IT咨询和管理咨询合同,之所以可以签出一个高价,很大程度上,乙方在甲方建立对于“最佳业务实践可迁移”的信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基础原因。
在2B软件的售前过程中使用“最佳业务实践”,参考我之前的一次售前案例《一个“价值证明过程”的售前过程的案例》。
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之后,现今的“快速战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范式级技术变革的浪潮之下,
我却有了一种最佳实践正在“通货膨胀”的感觉。
我小结有这么两个原因:
1)“技术影响商业模式”,
在现今的时代,比几十年前,要频繁的多、剧烈的多,
想想无人驾驶、共享单车、电商冲击实体,无需赘述。
战略规划和落地都比以前快,
所谓“最佳实践”能“保鲜”为“最佳”的时间窗口在缩短,
所以,等一个practice
从甲方的行业领跑者的公司A,沉淀到咨询公司,再传播到公司B的时候,
还是不是“最佳”,
已经在业内人士的心中打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了。
2)在流程管理领域内,甲方较为认可“best practice可迁移”的期待,在决策支持领域内,往往不适用。
很多流程管理的practice,有行业通用法规的框架做参考,比如,上市公司的财务制度、合规制度,
能把好的流程借助IT固化下来,咨询公司的经验可以体现出价值。
但是,当优化进入业务的深水区,
需要借助大数据、模型算法、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的时候,
这些领域的“best practice”
往往并不在咨询公司、而是在一线战场上的技术负责人脑中。
通用的技术,往往也有开源的项目可以借鉴。
甲方企业,这时在评估不一定新鲜和一线的best practice的时候,
就不一定像十年前那样,认为值得付出那么多钱来买一个参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