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首先感谢主办方光博会和智东西给我提供一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下,我们公司在移动机器人领域涉及到的3D视觉技术,本次演讲的主题为《3D视觉在室内移动机器⼈中的应用与展望》,主要分为以下5个部分:
1、使用场景
2、室内环境的特点
3、传感器
4、使用方式及问题
5、展望
炬星科技是一家比较年轻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同时也是一家基于室内移动机器人仓库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上图是目前量产的机器人,传感器分布已经在上面标注出来,使用的是主动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这也是今天演讲围绕的传感器,为了保障机器人的可靠性,不仅使用主动双目传感器,还有超声传感器,由于光学传感器对玻璃没办法,主要靠超声,上图的机器人上也有超声传感器,下面还有一个单线激光雷达、里程计+IMU。
上图是一个典型应用,在现在的仓储物流尤其是电商仓库里,主要是通过人力拣选的方式,一个人拿到订单后到货架上把物品捡回来,最后打包,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走20公里,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用机器人自动化的方式代替人行走,可以提高2-3倍效率,并且在应对仓库出货量波动方面具备高度的灵活性。
相较比于室外场景,室内大部分是结构化的场景,室内的东西都是人造的,但有时结构特征非常不清晰,比如长直走廊没有结构化特征。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所面对的仓库场景结构化特征重复的概率极大,在一排货架看到的结构场景与隔壁一排看到的场景几乎一样。所有的室内定位要么用UWB方案,要么用传感器感知,我们采取的是传感器感知,因为安装采用UWB的方案,部署成本太高。室内还会出现非常狭窄的情况,货架之间可能只有1米,造成机器人运动困难。对于光照,室内光照相对友好,但也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强光,还有的仓库周围是玻璃,太阳光返到地面会造成视觉传感器过曝。
那为什么选择室内场景落地机器人技术?因为它的复杂度相对较低,可以被拿来真正产生社会价值,而像比较流行的自动驾驶,未来技术路线还有一段时间,没法马上产生价值。
下面简单介绍下3D视觉传感器的主流方案,总结了六种方案:双目、结构光、主动双目、dToF、PM-iToF、CW-iToF,实际可能会更多一些。上图左边的三个方案基于三角法,右边是三个方案基于TOF。
上图是总结的基于三角测距的原理,下面介绍下主动双目的特点,主动双目相较于双目相机的第一个优势是有一个IR发射器,第二个优势在于发出的是结构光,室内有很多白墙,可以同样进行双目匹配,而这个点在双目相机是没有的。
接下来看下ToF,ToF总结了三种,第一种是dToF,它的难点在于,假设测量距离是3米,时间差是纳秒级的,芯片非常难造,在激光雷达方面,像车载的激光雷达、旋转式激光雷达也是基于dTOF,中间是PM-iToF是间接ToF方法,接收器接收两个脉冲,有两个积分窗口,我们可以积分出两个信号出来,通过这两个信号的比值计算时间。CW-iTOF是通过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相位差计算飞行时间。
双目在室外比较主流,室内暗的地方比较难解决,而且没有纹理的地方解决不了,双目结构光是中等距离,它的测距在5-8米。i-ToF是中短距离,国内厂商做i-TOF比较多,都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d-ToF做得相对少一些,它存在近距离的精度问题,因为距离越近,测量越难。
炬星选择的视觉方案是主动双目光,除了主动双目光,我们还在模组上加了全局快门鱼眼相机和IMU,鱼眼相机的角度非常大,拍的特征非常全,全局快门没有滚动快门的缺点,我们选择这款相机主要是为了支持我们的应用,一个是语义导航,一个是更准帮助定位。
下面介绍下传统的3D感知怎么用于避障。首先拿到一个深度图,3D是可以直接输出的,有的3D相机也有直接输出点云的,上图第二张图片可以看到这块是一个地面,和地面上的障碍物。先进行地面检测,把地面和障碍物分开,把障碍物投影到当前地图上,路径规划就会绕开这个障碍物,这是所有厂商都在用的方式,但是和我们现在用的方式稍微有点区别。
我们做的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导航,把图片识别和深度相机结合起来,在一个图像上识别到一个人,深度图上知道这个人的位置,我画在这上面时知道是一个人,当它是一个静态障碍物时,我知道它是一个箱子。
上图是一个静态障碍物时机器人的行为,如果是静态障碍物,机器人离这个箱子不到10公分避障,如果是一个人,机器人稍微等一下,因为对于人来说,人是运动的,机器人可以绕过它,但是离得太近,人一动机器人可能来不及反映,为了保障安全,我们需要知道前面看到的障碍物是人还是静态的障碍物。
3D相机第二个应用是利用3D相机进行更精确的机器人状态估计,就是把3D信息融合到视觉SLAM里。先介绍下视觉SLAM的几种方案,视觉SLAM一般在工业机器人都加入了IMU。由于双目相机市面上大部分是大广角的,鱼眼相机能计算的特征深度准确性相对差一些,这几个原因都会导致一个问题,在现有的视觉方案中,对于一个特征点的3D坐标估计要么是不准,要么是估计不出来,对3D坐标估计恰恰是视觉SLAM的核心要素,因为它都是靠误差来构造它的优化函数,我们“有机会”地把3D信息融合进去,在有3D信息时,直接拿3D信息构建残差。因为3D信息非常有限,3D传感器的角度不是鱼眼,而且高精度的距离只有5米,“有机会”地拿这个信息进行融合,就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第一个大方向是如何获取3D信息?传感器未来会往哪里走?现在的三角法测距瓶颈在于机械,基线越大,距离越远,对于80公分宽的机器人,基线越大,模组的标定越困难,据我了解三角法的工艺已经到了极限,再往大会非常困难,i-ToF是现在很多厂商的发力重点,未来我认为d-ToF是厂商的发力重点。
第二个方向是基于深度学习的3D生成也是未来的方向,上面的文章总结2014-2019年所有用视觉生成3D信息的方法,不用特别高精的传感器,只用相机生成一个3D信息,它生成3D信息可能不那么准,如果要做一些非常简单的识别和避免碰撞,这个还是可以满足的。
第三个方向是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3D生成,这篇文章比较有意思,它把一个16线的激光雷达和单目相机融合生成全景的3D图,16线激光雷达只有16线,一个全景图有几百条线,在几百条线上做感知的应用比16个线简单得多。
对于应用来说,它的落脚点在哪里?我认为带有几何信息的语义感知的应用,3D传感器同时能给到语义信息以及对应的几何信息,首先它支持更高精的定位,语义SLAM是现在研究界大的发展方向,语义信息可以在前端匹配,后端优化,以及回环检测等。语义导航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导航策略实现不同的功能,带有几何的语义感知应用还有哪些?刚才看到的抓取、分拣,疫情期间有很多机器人在医院里面喷洒药物,我知道哪里人聚集得多,哪里人聚集得少,可以更精确喷洒药物。比如扫地机器人,知道前面是一个地毯,可以更精准的打扫等,这一系列的应用都是基于几何信息和语义信息的结合,我认为这是未来3D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今天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