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来临的双11业务旺季,快递企业面临激增的件量,如何高效、平稳地度过大考,在加大设备、人力投入的同时,积极实现“降本增效”同样也是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在圆通总部“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统一部署下,全网各大转运中心,充分利用圆通自主研发的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对中心各项操作数据、效能进行监测、分析,变经验主义管理为数字化管理 ,在人、车、设备等各方面实现了降本增效。
出港件量同比增长26.4%,运能成本同比下降近20%——这是圆通上海转运中心今年以来利用数字化工具为抓手,全力推进降本增效的成果。
据上海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盟、驾驶舱等工具,不仅能让中心的系统打单、车辆维修保养、运价、成本收入等各项指标数据“一览无余”,并且能够通过其中的“全链路管控”这个功能模块,追踪到各个环节的时效达成率以及异常情况等,进而分析对比,实时解决问题,提高各个环节操作效率。
运盟系统是圆通自主研发搭建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圆通的运输网络提供了数据化、可视化、实时化和移动化的管理和组织模式,使圆通运输网络实现了从“人工”管理向“数字化”管理的转型。
上海中心车队管理负责人李辉介绍,运盟系统对圆通全网的车辆信息实时上传,使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掌握、调控车辆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基于对运盟系统车辆数据,特别是车辆到达时间的监测分析,上海中心对车辆路线排布及车辆运能进行了优化安排。
李辉介绍,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业务量的增长,上海中心往返圆通全国其他各省中心的7、8条路线上都有增加车辆的使用频次,但由于中心的合理优化,提高了单车使用率,并未产生新的车辆投入。
“总的算下来,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中心在出港件量同比增长26.4%,却‘节省’了11辆新车的投入,整体运能成本下降近20%。”李辉说。
通过数字化工具总结得出的“降本增效”举措的落地,同样离不开对人员、对岗位的精细化管理。
上海中心利用“驾驶舱”这一数字化工具监测中心每一个卸车口、每一个操作环节,每一个时间段的数据,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上的人员进行了效能分析。按照工序的不同,人员结构的差异,对其实行指标分解量化的同时,进行合理排班,并使其操作量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
这一整套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对人员的目标化、精细化管理,使上海中心实现了今年年初以来,业务量同比增幅25% 的同时,用工成本增幅只有5%左右,且员工工资平均增加了800元/人。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在上海区总经理朱继红看来,正是他们积极贯彻落实总部关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成果。他说,为了迎接双11旺季,中心还将持续查找管辖内各类现有工作的缺失和不足,不断节流降本,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质量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