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大战刚结束,多地网点相继被爆出贩卖用户信息、欠薪倒闭的传闻,甚至还有小哥只工作一周却被罚款1万2的行业笑话。
在快递行业,每年双11双12之后就会迎来业务员与操作工的辞职高峰期,不少一线从业人员告诉《快递观察家》,自己坚持了一年多,并没有看到向上改变的预期,明年的末端将会大面积地出现动荡。
每一年的双11都是下一年的分水岭,行业在一步步被动往前发展的同时,屡创新高的业务量掩盖不了行业面临的尴尬境地。这其中,网点、客户、员工正在发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
俗话说“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在买方市场时代,现在的客户并不像快递公司那样需要去调查市场,只要打开导航软件就可以找到任何一家快递网点联系方式,约任何一家快递上门洽谈业务也只需一个电话。
原来收件少的网点依靠派费还能活得不错,但随着派费的下降,网点不得不去开拓收件业务。除了菜鸟裹裹的散单外,他们越来越发现,很难再收到大客户的快件。
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不占优势,另一方面是总部市场部的大规模出击,哪怕是辖区内的客户,网点根本没有谈判的砝码。有不少网点老板告诉《快递观察家》,不严厉打击跨区取件和黄牛倒件行为,价格战就不会有结束的时间表。
如果在市场价格战打平的情况下,没有比同行网点更高的返点,政策优势等于没有。总部多给的3毛钱到5毛钱返点,正是不少网点的利润点。
双11来到第10个年头,在自动化设备的加持下,各大快递转运环节已经驾轻就熟。同时,各大快递研发了动态业务指挥系统,可实时掌握订单流向、区域热度、线路压力、渠道占比、中心操作和末端消化效率,并能根据包裹流转节奏,切换订单、揽收、运输、配送视角等等。
而在这所有的环节里,最不可控的就是末端。与高大上的中端相比,双11的难点与痛点在末端,尤其对于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每年双11压死一批网点的案例仍历历在目。
尽管为压缩成本,行业链条中的每一方都不得不做大量努力,或者妥协。然而,合作方式和收益分配的不同,决定了降薪博弈中几类参与方的话语权并不对等。在业务量迅猛增长的同时,快递员的处境与之正好对应,成本的压缩直接体现在派费屡次被下调上。
买卖用户信息,刷单代发空包,欠薪倒闭跑路,不能说与末端的利润无关。这些不断出现的行业顽疾,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本质上,快递业态需要全维度的升级,不是只针对双11进行“突击准备”,也不仅仅是中端高大上末端跟不上,而是要从监管到运营的不断积累和改变。
改变很艰难,不改变很危险。价格战可能并未行至高潮,而只是起了前奏。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危及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