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山东省港口集团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济南举行。这是山东港口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发展、助力济南建设国际物流枢纽的关键步骤,也是抢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消费趋势性变化,推动山东港口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消费需求、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实际举措。
济南市副市长、党组成员尹清忠,济南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张艺兵,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副总经理林晓军,济南市历城区区委书记吕涛、区长曹殿军;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马德亮等领导出席仪式。尹清忠、曹殿军、马德亮致辞,济南临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存新介绍片区情况。山东省港口集团董事会秘书,山东港口物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志国主持仪式。
根植国内大循环 释放内需市场及消费潜力
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中国“买全球卖全球”时代的到来,中等消费群体不断攀升,市场由生产者主导向消费者主导、由生产推动到消费拉动逐步过度,内需市场和消费潜力巨大,国内大循环势在必行。
山东港口组建以来,紧紧把握世界消费趋势性变化新机遇,加快由单一的生产资料运输港向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综合运输港转型,打造“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运输格局,联合多家船公司开通直达东南亚的冷链快航,创新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模式,精研海南自贸港政策,超前规划布局,构建运输成本更低、作业效率更高、服务质效更好的生活消费品物流大通道。
去年5月20日,山东港口与济南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了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济南)中心项目。此次该项目正式开工,将依托海铁联运、网络货运、供应链金融、保税仓储等优势业务,搭建陆海联通平台、智慧网络平台和供应链服务平台三大功能平台,赋能区域物流突破升级;依托智能冷库、大型电商平台及高标仓库等建设,构建高端冷链物流产业基地、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基地和大宗商品集散基地三大产业基地,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随着项目的破土动工,海、河、空、铁及物流园区将形成联动之势,山东港口“济青双中心”布局的“龙骨”开始成形,辐射山东、华北和沿黄流域广大区域的大物流网络即将铺开。马德亮在致辞中表示:“济南分拨中心的奠基开工,表明山东港口将更加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发展模式转型突破,发力现代高端港航服务,不断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和综合服务水平。”
赋能济南物流升级 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济南是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沪经济轴上的十字交汇点,有着东联西进、贯通南北区域特点和辐射优势,其综合性枢纽地位显而易见。按照我国目前物流效率的日均有效行驶距离400千米计算,济南辐射腹地是一个巨大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范围涵盖北京、天津等52个城市,涉及人口3.21亿,占全国22.98%,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山东港口此次布局济南、建设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实际意在立足济南、布局周边广阔腹地需求圈。通过构建高端冷链物流、跨境贸易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三大产业集群,借助济南以铁路干线为主导、海港航线为支撑、内河航运为延伸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以济南为中心,建立“一日达”和“次日达”的城际配送圈。同时在“齐鲁号”欧亚班列的加持下,俄罗斯的提拉米苏和小麦粉,白俄罗斯的奶制品和肉制品,哈萨克斯坦的红花籽油和面粉,法国原瓶红葡萄酒,德国啤酒,英国母婴产品等也将随着济南的辐射进入周边市场。
正如尹清忠在致辞中说的,“借助国家对济南建设黄河流域东西向“一字型”大通道的推进,依托济南作为铁路枢纽在统筹陆海上的绝对优势和小清河货运港口的建设,以及保税区与空港的区港联动,河海与陆海统筹、河海与区港联动在这里交汇。山东港口以战略目光在济南建设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对于支持强省会的战略,促进山东的高质量发展和做大做强物流港,以及山东的‘大十字’‘小米字’综合性枢纽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无论从平台、市场、物流还是政策、区位等方面来看,以济南为中心构建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是山东港口打造全国功能集聚最全、辐射能力最强生活消费品分拨基地的最优解。
据了解,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济南)分拨中心,占地336亩,总计投资10.02亿元,分两期建设,规划建设两座3万吨冷库、13.5万平方米高标仓库、5万平方米内陆港场站及一座综合办公楼。
该项目是山东港口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的核心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放大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成效,立足济南区位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冷链,拓宽物流贸易,优化金融服务,做专做优仓储分拨、做大做强多式联运、做精做深跨境电商,促进消费升级、创造品质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济南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