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内容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民生”)成立于2001年8月,是一家极富专业精神的第三方汽车供应链物流综合服务商。2006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并于2013年7月成功由创业板转主板交易,主要股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加坡美集物流有限公司。2017年长安民生在中国物流企业中排名第29位,在汽车物流企业中排名第3位。
长安民生已同长安汽车、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铃木、北奔重汽、德尔福、伟世通、西门子威迪欧、伟巴斯特、台湾六和、宝钢集团、正新轮胎、杜邦、本特勒、富士康等国内外近千家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及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国内外零部件集并运输、散杂货运输、大型设备运输、供应商仓储管理、生产配送、模块化分装、商品车仓储管理及发运、售后件仓储及发运、KD件包装、保税仓储、物流方案设计、物流咨询与培训等全程一体化物流服务。
2.1应用背景
受快递物流运输过程透明化影响和第三方物流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客户对物流服务过程的体验越来越看重,特别在对货物真实位置查询方面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作为第三方物流不仅仅只有公路运输一种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如铁路与公路、水路与公路、铁路/海运与公路等等的组合,使得在途透明化的呈现难度增加。
2018年10月,与大数据云平台相融合的长安民生物流“鹰眼慧运地图”正式上线,构建起专业的物流地图服务平台,为长安民生鹰眼慧运地图前端的物流运输可视化奠定了基础。
2019年3月长安民生鹰眼慧运地图平台先后与船讯网、铁路网实现信息交互,实现了水路(含海运)、铁路运输方式在途信息的获取。同年5月,长安民生整车APP上线,在弥补公路GPS设备因故障无法准确提供位置信息定位问题的同时,实现对人工驾驶商品车的定位跟踪与监控。自此,鹰眼慧运地图平台具备了实现运输全程可视化的条件。
2.2需求痛点
物流在途可视化第一阶段只能通过运输车GPS设备来获取位置信息,实现的可视化范围较窄,水路、铁路、人工地跑的在途可视化还无法实现。而水运、铁路运输的在途周期普遍较长,客户无法自主查询信息,双向沟通成本较高,且易因信息的不对称引起客户不满。
3.1困难、问题和解决措施
①数据呈现方式
长安民生物流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主机厂客户,在运输过程可视化项目实施前,客户对货物运输过程的查询都是以报表形式批量进行的,信息主要依靠智慧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以下简称i-TMS系统)提供。因此,如何在不改变客户现有查询习惯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体验,是本项目的重点之一。
可视化项目整体设计如图所示,整体系统架构由数据层、中间层、展示层构成。底层的数据存储层用于各类信息源数据、业务数据的存储;中间的平台用于位置数据与业务数据的融合汇总、计算分析;展示层通过定制的APP和PC端满足不对角色用户的数据查询需求。整个平台通过连接设备、数据计算、数据管理和分发,同时依托大数据处理,基于微服务架构,软件模块结构化,服务性能可横向扩展。
图一 可视化系统架构
定制APP和客户查询系统在原数据报表基础上,增加运输车的可视化链接,通过链接方式实现在途轨迹的可视化展示。
②在途异常管理
可视化项目的建设必将呈现在途的各种异常情况,特别是公路运输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是运输业务管理的重点,如何在客户关注前提前发现异常,也是可视化项目建设的难点之一。
通过驾驶员手机定位与运输车IOT设备的返点信息,借助于大数据平台对不同数据源信息的位置分析,将预警信息向运输管理系统和鹰眼慧运地图分别传输,形成报表式和图形化的预警数据,供管理者查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纠正信息的误差。
图二 运输大数据
同时,业务也关注IOT设备质量对信息返点的影响,因此,鹰眼地图平台根据业务分析逻辑,图形化展示不同IOT设备的质量情况。
3.2信息化推进安排
表1 信息化推进安排表
4.1信息化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①实现不同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的可视化展示
通过本项目实施,打破传统公路运输方式展示单一的现状,首次实现多式联运全段轨迹展示,为客户提供全程透明化的专业物流地图服务。
②不同数据源的位置信息对比,提升在途管理能力
针对公路运输信息不准确的情况,通过将驾驶员手机定位信息与运输车GPS设备定位信息两种不同位置信息源、在大数据平台进行位置差异分析,再辅以系统预警机制,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发现运输中的异常,从而进行人工干预,运输过程信息的真实性、准确率提升32%。
表2 项目实施评价表
4.2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创新模式的影响
可视化项目的建设不仅仅是服务于客户,也是企业对运输在途管理的手段之一。通过项目实施,对业务流程改造与创新影响主要有以下四点:
1、业务管理方式改变
在途运输的管理改变了以往“电话+Excel报表”的随机抽检方式,通过系统预警+APP提示->人员干预的方式,不仅覆盖全部运输在途的车辆,更使管理员集中于异常的处理,在人员减少的同时,工作效率提升30%。
2、客户满意度提升
客户对在途信息的查询、知情权由原来的部分可视、准确性差,到如今的全程可视、可自主查询,客户满意度大幅提升,对销售的指导更有帮助。
3、轨迹回溯,减少纠纷
在货物发生质损争议时,通过对运输过程轨迹的回溯,能帮助管理者回顾运输过程的历史事件,为承运人提供有力证据,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提升管理,提高运输安全
通过运输全途的透明化管理,为运输路径优化、成本分析、驾驶员行为分析等提供数据基础,为在途时效提升、承运人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同时运输过程的透明也为货物安全提供保障。
4.3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通过为客户提供直观、全程可视的发运过程信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客户的黏合度。通过内部系统间数据的高效整合,消除数据孤岛,构建企业数据湖,持续为管理提供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客户关系维护、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运作和资源配置优化,使物流运作和管理变得更加透明便捷和优质高效,也使物流决策更加高效与准确,助力公司快速高效地将数据资产转变为商业价值,打造公司行业标杆形象,提升公司对外业务的竞争力,推进物流行业的共同进步。
物流运输过程可视化是物流运输业务的图形化展示,反映的是业务操作过程,可视化数据的异常必然是业务执行情况的异常,因此业务操作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数据有效展示的首要条件之一。
同时数据标准化也是项目在不同业务版块推广的阻力之一,在规划构建业务系统时,数据的标准化应该提前考虑与制定。
可视化项目的推广,在真实反映业务操作过程的同时,也为管理和数据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通过数据发现问题,通过数据赋能业务,是项目推广的重要意义之一。为客户提供物流运输过程的可视化服务,为物流行业提供示范和借鉴作用,也是项目推广的意义之一。
6.1下一步改进方案和设想
(1)运输异常管理进一步减少人为操作。
通过对实际运输路径多维分析,实现对运输路线的整体规划与建议,细化每日运输计划节点,定时对不达标的运输车辆进行预警,达到管理提前干预,保证总体时效的目的。
(2)优化IOT设备质量看板
重新定义IOT设备质量指标,通过月度返点异常占比真实反映IOT设备运行情况,为承运商准入及日常管理考核提供数据依据。
(3)从对“人”、“车”定位转向对“物”定位
物流运输过程不可避免会发生运输车异常的情况,往往会涉及运输车的途中转运,当前运输途中人、车、物的改变主要依靠人为在运输管理系统中的变更来实现人车物的绑定关系与解绑,信息更新的及时性会影响运输可视化轨迹的展示。因此对“物”的定位才是最为精准和可靠的。
6.2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议
(1)从数据使用角度审核物流信息化的规划
物流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数据的使用,因此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在信息规划前,数据规则必须建立和推广执行。
(2)业务操作能否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是信息化实施的前提
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操作效率的提升,单一的、重复性的操作行为应被信息系统所替代,因此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对人、财、物的高效协同和数据共享,而业务操作能否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则是实施信息化的前提。流程精益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