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规范》)。
一直以来,慢病患者不断的呼吁医疗机构能够开具长期处方,此《规范》的发布无疑是广大慢病患者的福音。
慢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疾病五大类。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人数约3亿人左右,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88.5%,其中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为80.7%。且目前慢病患者呈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慢病预防、治疗仍面临的较大的挑战。
《规范》明确,长期处方是指具备条件的医师按照规定,对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开具的处方用量适当增加的处方。《规范》共分为7章43条。主要明确了长期处方的适用对象、开具长期处方的医疗机构等实施主体以及开具的主要流程等,主要内容如下:
总则
提出了长期处方的定义和适用范围,规定了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不得用于长期处方,明确了由地方根据实际制定适用的疾病病种和长期处方用药范围,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监督管理权限等。
组织管理
规定了医疗机构提供长期处方服务的主体责任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管理责任,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具备的人员和设备设施条件,以及长期处方用量、药品配备等要求。
长期处方开具与终止
主要包括开具、终止长期处方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首次长期处方的开具应当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相关专业的中级职称医师,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级职称医师开具。再次开具和边远地区的条件适当放宽。
长期处方调剂
主要包括药师应当履行的处方审核、调配、干预,以及用药咨询和教育等。患者可自主选择取药地点。
长期处方用药管理
主要围绕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其随访、用药监测、药品保存、用药教育等提出要求。规定了医疗机构要定期进行合理性评价,加强质量控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长期处方医保支付
明确各地医保部门在支付环节,不对单张长期处方的数量、金额等作限制;各地在制定区域总额预算管理时,应充分考虑长期处方因素;要求各地医保部门提高经办服务能力等。
附则
包括地方应当制定长期处方实施细则,以及互联网医院提供长期处方服务的补充要求等。
慢病药品配送网络进一步下沉
《规范》指出鼓励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具长期处方,随着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加上受疫情影响,慢病患者基本已养成在基层机构就诊开药的习惯,加上互联网医疗的广泛推广,慢病长期药方将使配送网络进一步下沉。
慢病药品集中配送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效
以往慢病患者处方只能开一周的用量,导致患者每周都需要去医疗机构开药。此次《规范》指出,长期的处方量一般在4周内;根据慢性病特点,病情稳定的患者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12周。那么必然会导致医院慢病药品配送订单的集中化,相应减少配送频次,有利于行业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配送效率。
长期药方可能会对零售药店带来挑战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很多慢病患者购药回流到医院,对零售药店的业务就产生的一定的影响。慢病患者一般会凭处方在医院购买处方药,只有在用量不够的情况下,临时选择在零售药店购买。一旦将处方量延长到4周甚至更长,患者会较少到药店购药的频次,会减少药店客流量。面对即将到来的“长处方”,药店可以通过全国化布局,来提升销售的便利性与可及性,也可以通过强化会员管理、增加各类优惠政策、定期回访等方式增加销量。
读者如有其他见解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