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处在一个拉扯的状态。一方面,市场需求的恢复和去年较低的基数,使得汽车的产销量开始抬头;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断链、缺芯等又在第二季度开始影响了汽车的产能。车市总体走出了一个低速增长的结果。我们盘点的一个关键词,是想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中找到一个确定的增量因素。
第一个关键词,增量。
这里我们要谈的是个确定的增长部分,这部分的增长趋势在前几年已经开始逐步出现,只不过今年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个确定的增量就是中高端车型的增长。我们挑选除了代表性的车型。截至今年11月份,宝马3系销量149523台增长20%、宝马5系销量148128台增长14.4%、沃尔沃S90销售32107台增长16.6%。特别提到高端汽车市场新秀,红旗H9系列,今年销量增长422,虽然红旗H9原有的基数不是很大,但是从数量级上看,26465台的销量和沃尔沃S90处在同一数量级。这两天在和一汽的朋友们交流中了解到,如果没有芯片短缺的影响,H9销量还会更好。总体上说,高端车型的销售,这是今年市场非常明确的增量部分。
另外一方面,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也能看到,今年1-10月份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35383亿元增长12.2%,明显好于汽车销量个位数的增速,汽车类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了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这也能体现出我国汽车市场整体消费升级。
下面一个数据来自于乘联会,这是我国乘用车平均成交价走势图,11月乘用车的平均成交价是15.73万,1-11月份的平均成交价是15.6万,比去年的平均成交价高1万元,也就是说,今年销售的每台车的贵了1万元。要说明的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一般价格较高,会明显拉高平均车价,这个数据是不包含新能源汽车的,从传统燃油车的平均价格客观的呈现出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
从2017年开始,我们汽车市场出现的总体趋势就是总产销量的增长下滑,但是中高端车市场开始发力。为了说明其中的原因,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家信息中心对汽车消费群体中首购和复购用户的对比数据。2016年,69.6%的购车群体是首购用户,这部分市场叫做增量市场。增量市场的消费者购买的是第一辆车,解决的是有没有车的问题,因此对车的品质要求不高。2017年以后,首购用户的比例逐年下降。到2020年,首购用户和复购用户的比例接近1:1,复购用户占比将近50%,近一半的用户是要换新车或者买第二台车,这个市场叫做存量市场。由于复购用户已经拥有第一辆车,有了消费习惯,如果换新车大概率会选择品质更高、价位更高的车型,这就是消费升级原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增量市场是推动产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存量市场是推动消费升级的主要力量。今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基本进入存量和增量1:1的阶段,这个时候消费升级的需求会带动中高端车型的增长,同时也会促使汽车品牌更加注重高端产品研发投入。
这种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转换带来的产品升级,在中国的消费品领域不断上演。这种市场结构变化的上一个典型赛道是手机行业。2016年手机市场开始从增量市场替换成存量市场。从销量上看,手机的年销售开始下降,但是产品需求开始升级。从产品品质上,在此之前,很多国产品牌做的是电信公司的廉价代工机,也就是充话费送手机的低端产品,进入存量市场后国内手机品牌都开始转型高端,华为的高端产品MATE10系列就是2017年开始推出的,中国消费者也开始认同我国自主品牌的高端手机产品。国产高端手机变成了时尚前卫的代名词。
对比手机产品,汽车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慢,但是在今年,消费升级带来的“增量”,同样反映在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企业开始在中高端市场发力,秘书处的小伙伴们找了6款自主品牌车型作为例子,售价从17万到128.8万。6款车除了蔚来ES8和理想one这两款车是新能源车以外,其他的几款车是传统的燃油车,其中售价最低的传祺M8系列MPV也已经进入30万左右的市场, BJ90可以进入百万市场。如果回到5年之前,中国的消费者一定不接受30-50万的自主品牌汽车,但是现在这些车型不但成功生产研发,而且得到了市场的肯定,消费者的认可,很多车还属于网红车型,需要等很久才能提车。
在手机消费市场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我国的品牌的品质被国内消费者接受以后,手机企业就开始向全球化发展,产品走出国门。那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今天的汽车产业,又对我们物流产业意味着什么呢?
第二个关键词,全球化。
今年,长城汽车魏建军董事长提出,在“十四五”规划中长城汽车2025年销量要达到4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要达到100万辆。年出口100万台意味着什么呢?2020年我国全年的汽车出口量是99万辆,也就是去年全年全国汽车出口量也达不到长城的出口目标。
但是,今年汽车的情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10%。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总金额同比增长124%。很明显从今年开始,汽车出口不再是口号,而是实际的行动,这种翻倍增长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快速启动的标志。
不仅是长城汽车,上汽MARVEL、东风、爱驰、比亚迪等品牌也开始大规模出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出口方向不再是以前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的东欧、亚非拉,欧洲的市场成为主要出口方向。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向能够接受高端车的国家出口,整个市场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我国的汽车品牌已经准备好出口了,那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各位做物流的朋友,我们的物流企业有没有准备好为汽车出口做相关的配套?安吉物流向我们展示了海外网络布局。安吉物流王泽民总经理告诉我们:安吉物流将不断加强国际航线运力建设和海外落地布局,为用户提供汽车物流跨境一体化解决方案,成为车企海外经营的差异化亮点。
今年的另一条新闻,长久物流收购波兰汽车物流企业ADAMPOL S.A 30%的股份。波兰是我国“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是中欧班列换轨的地方,不管哪个口岸出去的列车都要在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换轨。最近几年长久物流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就这一点我们也请教了长久的薄世久董事长,薄总讲:“长久物流将全力为国产汽车品牌走出国门提供配套物流服务支撑。”现在国内最优秀的汽车物流企业应该已经做好了陪同自主品牌扬帆出海的准备。
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也于5月30日正式发布了《汽车成套零部件出口包装质量检测规范》。
第三个关键词,双碳。
“双碳”计划提出来后,很多企业家有这样一个疑惑:我知道“双碳”是趋势是未来,但是现在我们能做什么?特别是对于汽车物流行业,传统的整车物流企业能做些什么?
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台车的故事。这是一台LNG卡车底盘的示意图。传统LNG车的加压气瓶放在驾驶舱后面。而在整车物流行业,运输车辆有效装载部分越长,装载率就会越高,这是轿运行业的装载秘诀。华通物流为了把LNG车改成适合的轿运车,与中国重汽联合研发,把加压气瓶移动到车体两侧的下部,从而不影响轿车的装载。为什么这样做呢?华通物流的李伟总裁表示在电动重卡还不普及无法大规模使用的情况下,把传统柴油轿运车改为LNG车就可以实实在在做到每一台车年减碳28.9吨。这一点我们请教了李伟总裁,他说:“双碳目标下,能源改革势在必行。华通物流将用最实际的行动支持主机厂客户的绿色低碳目标,践行社会责任。”
我们也看到,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集团、敏实集团,博世等很多企业都成立了绿色低碳相关的部门或者提出相关的行动计划。
这里要提到的另一个案例是,一汽物流和安吉物流今年签署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主要针对大众在国内的物流服务,协议中提出要合作服务大众汽车在国内循环包装的项目。循环包装在汽车物流行业应该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大家有没有觉得,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循环包装似乎被赋予了一些不一样的意义,企业尽量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就是实实在在的在践行低碳的社会责任。循环包装的使用率越高,一次性包装的投入越少,碳排放就越少。这两个公司在这个方面的合作刚好符合低碳的目标。现在汽车物流行业还有平台化的公司,可以把循环包装做到更大范围的共享,让包装利用率更高、更加低碳环保。
分会也做了相关的工作,这是今年5月30号发布的另一个标准《汽车零部件托盘包装的打包要求》。这个标准的主执笔单位是东风物流,我们请教了东风物流的翁运忠总经理,翁总说:“标准是行业共享的基础,东风物流集团通过标准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业务运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自身绿色低碳物流的发展。感谢翁总对行业标准工作的支持。”
关于绿色低碳,令我特别骄傲的一件事是,在所有的物流领域中,汽车物流,特别是整车物流,是多式联运比例最高的。整车物流铁水比例如果按照运距来算超过了50%。如果从低碳角度,整车物流是最符合低碳的行业。今年的多式联运云,我想谈另外一个趋势。茂鸿、唐鸿两艘船分别是今年3月和8月下水的3800位的滚装船,它和传统的组装船没有区别,它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投资方有一定的变化。以前的滚装船都是船公司投资建设,但是从这两艘船开始,有汽车企业的对滚装船进行投资。这是广汽商贸和招商滚装共同投资的两艘滚装船。我们找到了广汽商贸的李昕副总经理总,他和我们说:“广汽商贸明年将大力推进物流改革,成立资源整合中心,构筑智慧物流模式,践行绿色物流发展战略,构建物流新发展格局汽车行业在船方面进行投入。”
今年还有另外一件大事:中铁特货成功上市,说明过去几年中铁特货在汽车物流行业的高增长得到资本市场的肯定。大家如果打开“企查查”、“天眼查”等软件可以看到它的股东构成,第二大股东是东风汽车集团,占比6.03%。我们的汽车企业不但直接投资船,而且直接投资了铁路公司,这是今年多式联运领域两个比较大的变化,开始有汽车企业直接投资到铁路和水路,本身投资的就是低碳和绿色。
第四个关键词,转型。
整车物流企业铁水运力发展的号,那传统的公路运输企业怎么办呢?天天谈转型,怎么转型?我们找到这样一个案例,今年一汽物流和长安民生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长享科技,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经营一种末端交付仓储—VTC。在靠近4S店的地方建库,司机不用把车送到4S店,司机只负责连续开车,由专人送车去4s店负责配送工作。针对这个创新,我们就找到了长安民生的谢世康董事长,他说:“通过干线+VTC物流模式,使得前段干线与末端城市配送分离,各尽其责,前段干线对流效率提升,末端专注提升客户交付体验,同时做好新零售营销服务,VTC是汽车整车物流最后一公里交付的重要提升方式之一。”
还有另一种转型的方式。今年中都物流上线了 “优卡运车”平台,将整车公路运输变成一个开放式的模式,朱励光董事长和我们说:“中都物流将以市场为中心,在奔跑中不断拓展服务的边界。不满足原来服务的边界,把这个边界打开,这也是一种转型的方式。”
结合这两位企业家的尝试,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转型,希望转型成什么样子?
在我们汽车物流行业的整车物流中有几个非常特殊的专有名词:洗车费、回程价、倒板、散车倒挂。
散车倒挂就是二手车的运输价格比新车价格还低,而时效性比新车还高。这几个词在别的行业没有,只在汽车整车物流行业有。大多数的企业只有一种业务模式叫运输,两千公里运到4S店叫运输,跑五十公里短驳还叫运输。我们行业里的车辆每个月的运行里程,差一点的仅为6000公里/月,好一点的能达到12000公里/月。快递快运行业里单车月;里程达到三万公里。所以,六千到三万公里这个差距,有没有转型的空间呢?我们认为转型的方向应该是向着仓、运、配相互结合方式转变。所有的物流都是按照仓、运、配的组织模式构成的,唯独整车物流中没有。另外为什么会有回程价的概念呢?因为每辆车都是从出发点一直跑到4S店,这实际不叫运输,叫做配送。只要送到终端节点就可以称之为配送。即使是运输,我们也可以把运输分为干线和支线,为了解决某些线路运输量的不对等的问题,干线只负责把车辆和司机利用率提高到最高,支线负责抹去不平衡的对流。而且有了仓储设施,比如谢董设立的VTC,就使得企业拥有了专业的配送服务。为什么4s店会收洗车费呢?因为4s店知道司机在这里没有仓储点,4s店知道司机是一个人在这个城市奋斗,交不了车会对司机造成更大的影响。为什么会有回程价?因为我们不是按照干线、支线的方式去配合运营的,我们是按照武装押运的方式从头跑到尾。所以,我认为汽车物流行业的转型另外一种可能是干支衔接、运配分离的方式去布局整车物流。为了重构业务模式,我们要回归本质。什么叫“回归本质”?就是让商品车在物流环节回归“货物”的本质,货物是应该允许多次中转、多次换车、多次换运输方式,把效率提升上来。
另外一个转型就是应该从原来的粗犷经营向精细化经营来转型。我们拉闸限电之前和拉闸限电之后的油价提升很大,原来是5块多不到6块钱,拉闸限电后是7.3元左右,而且还加不到油。所以,控制成本是很多物流企业特别是承运商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降本增效每年都说,关键是有没有办法降本增效呢?比如加油,能不能把司机加油的个体行为变成一个网络化可以管理的行为?现在牛卡福能够提供一个平台化加油服务,成本下降3%-10%。还有一些手段,比如玲珑轮胎的专家告诉我们,有一种轮胎叫超低滚阻轮胎,它本身就节油。所以,到底有多少手段能够把企业的成本控制住?我要求秘书处的同志们明年专门组织一个活动,我们不谈业务,只谈怎么能够降本增效。明年3月份分会准备在景德镇召开第一次轿运行业降本增效大会,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欢迎提给我,也欢迎大家都来参会。企业把成本控制住,能够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转型方式。
第五个关键词,创新。
我们一直说无人驾驶是在实验阶段,但现在已经不是实验阶段,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在的用起来了。整个无人驾驶今年得到了非常火爆的发展,下图两台车在我们明天开会的酒店外面都可以看到。
这里的两种无人驾驶车辆已经在一汽物流投入使用,一汽物流的邱枫董事长告诉我们“汽车物流行业的少人化甚至无人化是发展趋势,一汽物流将引领行业发展并进行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另一个创新来自华清科盛。大家都说要把客户当上帝,但是作为上帝应该是什么感觉?上帝是造物主,在天上俯瞰人间,我们有办法像上帝一样俯瞰我们的业务场景吗?
华清科盛把车、人、货架、托盘、包装全部物联网化,大家看到屏幕上的东西不是一个模拟,而是现场的一个在线,所以华清科盛提供了一个名词“上帝视角”,像上帝一样看着这个世界的运行,可以决定让这边“下点雨”,让那边“刮点风”,实现资源调整的优化。
今年分会在创新方面共收到109个创新案例的申报,有51个获奖的创新案例,其中零部件的优秀案例25个,售后备件6个,整车11个,综合类9个。零部件最多,也就是集中在生产物流领域是最多的,这也是我们最关注的方面。今年10月份在上海,我们举办了一期生产物流方面的培训,效果非常好。所以,分会秘书处、理事会决定明年继续推进培训工作,叫“精益学院”,意思是怎么让制造物流更精益、更合理。
我们五个关键词就盘点完了,增量、全球化、双碳、全球化、创新。这五个关键词全部是变量,也是推动行业前进的动力,特别符合今天会议的主题“变中求进,聚势前行”。
(以上内容根据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左新宇秘书长在2021全国汽车物流行业年会上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