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韶山路348弄的菜鸟驿站站长潘登多了一个“身份”——小区团购群的“团长”。原本的驿站快递群,摇身一变成了社区的买菜群。
4月13日早晨8点,潘登又接到一通陌生电话:“我妈妈腿脚不方便,一个人在家,能不能帮忙采买一点鸡蛋。”群聊天里,邻居们也发来了各种求助,“家里的油壶见底了”、“蔬菜快吃完了”、“孩子说想吃肉”……
同时段,宝山区菊泉街39弄的菜鸟驿站站长何建已经开货车返回小区,这一车接回的是居民团购的纸巾和大米,这已经是他在疫情期间出小区接货往返的第60次。
表兄弟何建、潘登是河南商丘人,“85后”带着“95后”,在上海宝山区分别开设了2家菜鸟驿站。
三月下旬,受疫情影响,韶山路348弄和菊泉街39弄启动了封闭管理。封控后,居民不能出户,物业人手有限,社区内最后一百米的运送,变成特殊时期的最大需求。
虽然居委提前1天通知了驿站,但是兄弟俩不约而同选择了坚守抗疫。尤其是弟弟潘登,还专程回到家中打包了被子枕头,和2个员工一起开启了半个多月“以驿为家”的打地铺生活。
“干快递的怎么闲得下来,平时送货都跑习惯了。”在封控第一天,潘登向居委毛遂自荐承担社区物资运转的工作。3个菜鸟驿站员工、2辆快递车、3个小板车组建起了韶山路348弄的社区运送队,扛起了2200多户居民每天上千单的送货需求。
疫情导致驿站积压了大量快递,加上配送进不了小区的外卖、药品等。潘登的电动三轮,围着51栋房子来回跑了100多公里,耗完了两块电瓶。
而在菊泉街39弄,菜鸟驿站站长何建和站点的5名员工,还额外承担发放物资的运输工作。根据社区通知,他在早晨5点出门,驾驶着站点的货车,往返10多公里接运物资。回到小区后,再依次进行物资消杀、分拣、打包以及配送。每当物资发放日,他和站点的伙伴常常要忙到晚上9点。
何建在菊泉街39弄开驿站已经有3年时间,和小区的不少邻居熟识成了朋友。封控期间,一位70多岁的独居大伯给他打了10多分钟电话,除了咨询物资情况,也向他倾诉了不少焦虑。“您放心,我能买到啥,我都给您多留一份。”何建一边安慰大伯一边备注了对方的楼栋信息。
潘登现在每天都能接到20多通陌生电话。他所在的小区,住着的7成是老年人,电话多来自老人子女请求潘登帮忙采买物资。连日来,他已经通过了100多位老人子女的微信好友申请。
在邻居们的鼓励下,潘登和何建分头联系了10多位从事生鲜批发的朋友。4月1日起,这两家宝山区的菜鸟驿站摇身一变,变成了社区“补给站”。
跨界团购采买并不容易,开团第一天,何建从早上8点发起团购,再与供货商下单,一系列接货运货、清点、分拣操作后,终于在下午4点打包好了200多份蔬菜包,在群里面跟邻居们说:“我们先从蔬菜开始团团看。”
潘登给邻居团购的草莓并不顺利,这位95后的热心站长本想给邻居们团点新鲜水果换换口味,无奈从晚上8点等到凌晨2点,才等到了供货商的到货电话,一骨碌从站点的地铺上爬起,开着三轮车在小区门口接运。
“蔬菜包超值!还送葱蒜,平价新鲜。”“能在站长这买到不涨价的可乐,太快乐了!”“谢谢站长帮我爸爸买菜。”从米面粮油到蔬菜水果,邻居们每天都能看到群里上新。从猪肉、可乐甚至草莓,居民需要的,兄弟俩都在尽量满足。
伴随着团购单量的增加,兄弟俩的工作时长也在延长。潘登经常和供货商盘货到1点,有时还要讨价还价,忙完一沾上枕头就能睡着。“但出点力能帮上邻居,我还挺有成就感的。”潘登说。
让菜鸟驿站抗疫兄弟连欣慰的是,他们在温暖别人的时候,他们也收到了邻居的温暖反馈。在这特殊时期,见证了邻里情的双向奔赴。
物资送达到楼栋后,阳台上传来“告白”喊话、老年邻居专门打电话道谢、微信群里面突然刷屏“站长辛苦了”……这些在近期都变得非常的“常见”。
还有同为95后的邻居仗义伸手,主动帮潘登分担团购订单统计工作,远程整理表格,趁着下楼核酸,把打印好的订单标签送到驿站门口,隔空接力推进小区物资采买。
“驿站动起来多干一点,能让小区防疫好转,我们再忙再累都值得。” 何建说,每一份物资送达的背后,就是一份盼头。接下来,他和弟弟会继续奔赴在各自的小区送物资。他们希望,上海疫情能早日好转,邻居们的生活能恢复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