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航空货站收货管理工作,推动航空货站收货工作有序、高效运行,近日,民航局修订了《航空货站收货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
《规范》明确了适用对象为机场货站、承运人自营货站和第三方独立货站,且仅适用于货站提供地面代理服务时的场景,不适用于邮政快递等寄递企业开展快递分拨业务的情况。《规范》明确了收货限制范围,包括禁止接收的货物类型,及接收限制运输货物时应提交的证明材料;描述了人员资质、岗位职责、数量要求等收货人员基本要求;规范了收货人员检查“人、文件、外包装、标志、件数、重量”以及做好交接的流程。
另外,《规范》还明确了货站经营人应建立收货管理制度、制定称重设备管理制度和建立监控视频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要求;对货站经营人、承运人、机场管理机构提出安全管理要求,以及缩短收货时间、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等其他要求,鼓励企业加强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订的《规范》中对特种货物的接收,包括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禁止或者限制贸易的野生动物或其制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制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必须实施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时需要提供的相关证明都作出了详细要求。
航空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航空货站收货是空运链条的首个环节,兼具着促安全、提效率和强服务的多重功能。近日,民航局印发《航空货站收货工作规范》,正是从收货这一环节入手,建立健全符合航空物流发展规律的规章标准,制定清晰准确的操作规范,由此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货站收货工作是夯实安全保障基础的关键环节,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把好“人”与“物”的双重关口。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也是航空物流发展的底线。航空物流涉及的链条长、环节多、主体多,安全发展压力和挑战不容小觑。航空货站收货工作作为整个空运链条的开端,更是扎紧空运链条安全发展的重要关口。因此,在人员方面,要在思想上督促托运人和代理人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定;完善收货人员培训体系,改变以往较为简单和随意的“师带徒”模式,提升收货人员对货物包装、危险品、特种货物文件等内容的甄别能力,减少差错率。在货物方面,则要规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增强收货人员对货物品名、包装等要素的审查力度,确保按章办事,滴水不漏;配套出台可供各地方监管局使用的监察单,设置检查项,定期对工作规范制定情况、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奖惩并举,督促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规范货站收货工作是促进航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要以管理促服务,以创新提效率。真情服务是新时期民航服务的内涵和动力。航空物流作为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真情服务”理念的主阵地之一。货站是联系服务客户的直接窗口,也是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之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如收货台账制度、违规交货管理制度等,提高交货人诚信水平;建立各地区及各业务主体之间信息共享、措施一致的共治机制,促进时效性、准确度等服务水平的提升;持续提高收货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比如通过鼓励收货单据电子化、交接流程无纸化、鼓励前置货站等新模式,加快服务、组织、技术创新,实现收货环节安全隐患最小化、服务质量最优化、时间价值最大化,促进航空物流全链条降本增效。
规范货站收货工作还是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的重要抓手,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服务国家战略是航空物流业的核心使命。近年来,特别是疫情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国家对于货物运输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变化。而收货环节正是航空物流全面落实运输环节责任、适应需求侧变化的重要一环。特别是以国际业务为主的货站,更是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重要举措和抓手。因此,各相关主体要通过紧密跟踪新形势,了解货物种类变化特征,明晰国家禁止运输、限制运输的货物类型,更好地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适应新形势新需求变化;各地民航监管部门要深入将《规范》落到实处,通过检查监督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同时也要注重引导,为新模式、新业态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此次《规范》的制定,是健全航空物流规章标准体系的开端。在此基础上,后续还应“以点带面”,逐步完善由收货到组板、装卸等各环节的工作规范,以更好地推动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