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运上市公司披露2022H1业绩,各子版块分化较为明显;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天然气争端持续,北溪1号断供或将推升能源运输价格。
❑航空: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2H1业绩。航空受疫情影响,普遍录得较大亏损:三大航每家净亏损均超100亿元。春秋实现净亏损12.4亿元,吉祥实现净亏损18.9亿元,华夏实现净亏损9.5亿元。快递行业价格竞争缓解,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修复:顺丰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231%。圆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175%。申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229%。韵达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长22%。航运方面,细分领域龙头业绩差异较大:受益于集运超高景气度,上半年中远海控实现归母净利润647.2亿元,同比增长75%;受益于干散、集运贡献稳定利润,招商轮船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06%;由于原油市场较为疲软,中远海能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71%。化工物流及大宗物流领域,受益于行业高成长性,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为迅速:上半年密尔克卫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6%至3.0亿元,永泰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5%至1.38亿元,嘉友国际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6.78%至2.93亿元。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天然气争端持续,北溪1号断供或将推升能源运输价格。9月2日,G7对俄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达成一致,随后俄气发布声明,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完全排除。北溪一号断供可能将缩减欧洲天然气供应约1.4%,绝对量相对较少,但能源供给端的不稳定对交运行业主要影响如下:第一,天然气高企将持续打击欧洲的化工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化工品出口(具有成本优势),跨境化工品物流有望受益。第二,管道天然气供给缩减,欧洲将继续增加LNG进口海运需求,据国际船舶网预测,“北溪一号”当前缺失的供应量可能会带来7120万立方米的LNG进口需求,继而带来全年29艘大型LNG船的需求。第三,天然气价格高企将提振相关替代能源品的需求,有可能提振全球石油贸易需求,推升能源运输价格。持续重点推荐能源运输标的中远海能、招商轮船、招商南油,建议关注恒通股份(以LNG物流为主);持续重点推荐化工物流标的密尔克卫、永泰运。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人民币大幅贬值、油价大幅上涨、快递价格战恶化、重大海上安全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等。
一、行业观点
1.1 航空:中期需求复苏主线不变
➢重要事项:
1. 上市航司相继披露半年报,受疫情影响录得较大亏损。8家航司上半年营收1067.57亿元,净亏损总计698.78亿元。其中国航实现净亏损194.35亿元,同比增亏186.4%;东航实现净亏损187.36亿元,同比增亏259.75%;南方航空实现净亏损114.88亿元,同比增亏145.05%;海航实现净亏损128.37亿元,同比增亏1357.29%。春秋航空实现实现净亏损12.45亿元,吉祥航空实现净亏损18.9亿元,华夏航空实现净亏损9.51亿元。
2. 2022年暑运收官,航班量同比下降2%。据飞常准民航看板数据显示,2022年暑运期间(7月1日-8月31日),国内客运航班量达59.84万班次,同比2021年下降2%。国内航线日均执行客运航班量达9651班次;8月5日国内客运航班量达最高峰,为1.14万班次;8月中下旬,随着各地疫情多地疫情反弹,航班量逐步下降,8月31日航班量降至暑运期间最低值6539架次。
3. 关注亚洲地区国际旅行政策持续放松。中国:5月底以来国际旅行政策边际放松。最新消息包括:自8月24日起,持有效APEC商务旅行卡赴华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国人及持有效学习类居留许可的外国留学生无需重新办理赴华签证,可持上述证件入境。海外:新加坡自8月29日起取消强制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和医疗机构中除外)的要求后,新加坡航空也在近日宣布更新关于在飞行中佩戴口罩的规定;泰国计划于今年9月将新冠肺炎疫情从“危险传染病”降级为“需要监测的传染病”,从10月起泰国国内疫情管理工作将不再由疫管中心负责;日本9月7日起,提供三针新冠疫苗接种证明的入境旅客不再需要提供入境前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并考虑将每日入境人数上限从2万人提高至5万人。
➢行业核心观点:
1. 需求复苏:国内需求加速复苏,国际需求将迎来拐点
零星疫情复发或为新常态,旅游出行的消费潜力驱动需求在曲折中复苏。2021年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尽管局部仍出现疫情复发,但基本能在一个月左右得到控制,随着局部地区解封,我国民航出行需求得到迅速复苏,韧性较强。总体来看,国人被压制的旅游出行需求仍然较大潜力,虽然局部地区疫情时有发生,但随着疫苗接种比例的增加以及疫情防控精准度提升,民众出行信心有望较快恢复。预计2023年中国国内民航需求恢复至2019年水平。结合2022年上半年情况,以及下半年国内需求将加速恢复的预期,我们预计2022-24年国内民航需求分别为2019年的70%/100%/107%。
国际市场复苏仍取决于全球疫情变化趋势以及我国防疫政策。目前来看疫苗接种仍是应对全球疫情的有效策略,虽然变异毒株依然出现突破性感染,但疫苗能够降低接种人群的重症率及死亡率,免疫屏障的建立有望缓解疫情影响。目前新冠口服药物研发取得突破,全球疫情防控进度有望加快。但中国对国境的开放仍保持谨慎,未来可能分阶段增加国际航班,边际改善有望显现。短期内,我国仍将沿用前期“五个一”政策,针对部分疫情防控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有可能会定向调增相应航班。如果全球日均新增病例逐渐趋缓以及我国疫苗接种比例得到较大提升,我国防疫政策及国际航班限制有望得到调整,但国际市场总体恢复节奏仍将慢于国内。我们预计2023-24年国际航线需求有望逐步恢复至19年同期的50%/100%。
2.供给收缩:疫情冲击下全球航空运力进一步收紧
飞机引进:疫情对航司经营以及飞机制造商均产生较为负面的影响,高杠杆下的大规模运力扩张都将成为过去式,运力收缩和航线调整将成为大多数航司未来1-2年的战略选择。另外,客机失事有可能引发全民航安全管理趋严,飞机运力扩张或更加谨慎。
全球航司格局重塑:重大危机往往有助于重塑民航业竞争格局。在此次疫情下,全球众多航司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各区域占据市场主导或领先地位的航空公司优先获得商业信贷与政府援助,但众多运营支线业务、包机业务的中小型航空公司因缺乏外部筹资、补贴援助等,正在被民航业巨大的固定与半固定成本拖垮,面临破产的风险。疫情过后,航空业供给侧将出现明显缩减,在重大危机下生存下来的航司有望迎来更加有利的市场竞争环境。
3.重视票价
中国票价市场化改革积累涨价空间。中国2017年《民用航空国内运输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允许航司进行市场化调价,每家航司每航季可上调航线不超过上航季运营实行市场调节价航线总数的15%,每条航线每航季可上调价格不得超过10%;同年《关于进一步推进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5家以上(含5家)航司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可进行调价,即1030条可市场化调价航线;202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国内航线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将可调价航线范围扩大至3家航司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即新增370条航线。以京沪线为例,京沪线自2017年机票价格市场化以来已完成五次提价,目前全票价经济舱已从2017年的1240元人民币提价至1960元人民币,涨幅58%。疫情两年多来,虽然疫情冲击了民航业需求,从而冲击了实际票价表现,但航司的稳步提价为需求恢复时积累了相当大的票价弹性。
参考美国的先例,中国航空需求恢复有望推动票价在不低的基础上继续上涨。回顾2020年以来中国航空票价,以2019年为参考基准,我们看到2020年3-8月国内票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20年8月后票价回升到相对平稳的水平。票价的变化与国内需求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2021-22年国内疫情的波动相比2020年更大、需求探底的次数更多,但票价水平并没有显著恶化。我们认为这种背离的原因在于:2020年多家航司为促销、保流动性而推出了“随心飞”类产品,促销策略造成票价有较大幅度的下跌;2021年开始,随着疫情波动增加,需求的数次下滑是由于防疫政策导致的出行管制造成的,降价对需求的撬动作用减弱,在此前提下,仍然存在的需求是较为刚性的出行需求,因此航司调整了价格策略,维持了价格相对平稳的水平。2022年4月,在行业需求陷入多重低谷时,国内票价仍然维持在接近2019年的水平;而在5月底6月初,由于航班补贴政策导致的4500班行业供给上限,我们看到国内机票价格在短期发生了快速上涨(补贴政策第一周,国内票价指数环比上涨26%)——国内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弹性可见一斑。
当前国内机票价格接近2019、2021年的水平,以此为起点,即使供给不出现短缺,国内需求的自然恢复也会推动票价走强,而过去几年票价市场化积累的涨价空间,为票价带来充分向上空间。根据2021年5月及7月前三周情况,即使在国际航线不放开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的恢复足以支撑以国内市场为主的航司实现盈利,行业暑期盈利情况有望好于预期。
投资建议:短期行业处于低需求+低预期+高油价造成的相对低点。疫情以来,国内航空需求曲折复苏,历经五次探底,可观察到:1)需求底部位置较为明确;2)国内需求韧性突显,每次探底后都能迅速回升。航空业复苏的转折点在于国际线的开放,目前由于国内疫情和今年国内重大会议影响,预计国际线的开放时点在今年四季度或以后。
立足当下,我们认为行业:1)经历多重因素导致行业探底,积极关注边际向好因素,包括暑运国内需求快速复苏、国际油价在四季度或将回落;2)中期需求恢复确定性较强,最大利好——国际线开放仍未落地;3)票价市场化带来强于2008年的盈利弹性。重点推荐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低成本龙头春秋航空。
➢行业重要数据追踪:
截至2022年9月3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为384人次,其中境外输入病例为70人次,本土确诊病例为384人次。截至2022年9月2日,全球新增确诊病例43万人次,其中美国新增确诊病例约12万人次。
截至2022年9月2日,布伦特原油报93..美元/桶,本周下跌7.9%;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收6.89,本周上涨0.6%。
1.2 快递:监管趋严背景下,行业竞争格局持续向好
➢重要事项:
1. 上市快递企业公布半年度业绩,整体呈现盈利修复态势。顺丰上半年实现营收1300.6亿元,同比增长47.2%,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230.6%。圆通上半年实现营收250.7亿元,同比增长28.6%,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74.7%。申通上半年实现营收149.6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228.9%。韵达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26亿元,同比增长25.36%,实现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22.41%。
2. 义乌全域解除静默管理,快递业务收派服务全部恢复。8月18日,义乌各大品牌分拨中心开始恢复试运转,顺丰、京东、通达兔网点已经完成复工复产工作。截至8月21日,全市快递业务已经全部恢复收派服务,当天发出快递量3477万件,与疫情前的日均业务量相比增长了16%。
➢行业核心观点:
1. 需求:中期电商快递维持景气,下沉市场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短期疫情影响将逐渐消退,看好线上消费需求反弹。虽然上海疫情爆发对4月业务量存在较大影响,但目前物流节点逐步疏通,上海地区快递网点运营逐步恢复正常(上海日均件量同比已实现正增长)。另外,随疫情缓解及促消费政策出台,被压制的线上消费需求有望得到反弹,叠加农产品线上化趋势加深,电商快递韧性仍然较强。行业格局方面,严监管政策下行业竞争向价值竞争倾斜,我们看好龙头企业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提升。
疫情下,全社会整体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仍然保持正增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形下,线上网购渗透率总体仍将保持上行趋势。中长期来看,下沉市场电商快递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型电商平台如拼多多,新型零售方式如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将持续驱动下沉市场人均网购频次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22年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速达到10-15%。
2. 中期竞争格局:监管政策将加剧龙头分化,行业格局有望更加清晰
今年快递业行业监管政策频繁出台,2021年4 月浙江省政府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2021年8月末各大物流公司响应七部门制定的《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宣布上涨派费,2021年9月末,浙江省政府正式出台《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通过近期数据观察,我们认为行业价格战得到阶段性缓解,加盟网点的生存压力及各大快递公司总部补贴压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行业新入局者不再能够以低价抢量的方式实现大规模份额扩张,行业头部企业有望扩大自身竞争优势,总体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我们认为电商快递中网络管理能力较强,成本优势最突出,市占率最高的中通将进一步积累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行业龙头地位。韵达与圆通仍将持续竞争,通过扩大优势争取行业内第二把交椅。申通快递目前单量增速明显落后,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行业新趋势:B端物流是广阔蓝海,大物流领域多种模式有望共同发展
我国快递物流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 当前B端物流发展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运营效率较低,第三方物流以及B端供应链物流将是蓝海市场。2)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仍需加强,各家快递物流企业应加强相关方面的投入,有助于降本增效。3)积极创新,进行物流领域新业态的尝试,加快产品分层,构筑多层次产品体系,提升综合实力。
长期来看,大物流领域多种模式将共同发展。目前以中通为代表的通达系、顺丰、京东包括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已各自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未来大物流领域将形成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行业格局。
中通-成本领先扩大电商件市占率。以中通为代表的加盟制电商快递企业通过成本领先战略扩大市占率,在标准化的电商件市场以“性价比”作为王牌。加盟制下迅速扩张提高市占率,规模效应下成本降低,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占率取得龙头地位。
顺丰-打造多元化综合物流模式。以时效件为基础,开展多元物流业务,如快运、冷链、同城、国际业务等。一方面摆脱单一业务发展的局限性,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通过新业务的开展打造多元化的物流生态圈,拓宽业务边界,形成协同效应。另外,公司坚持独立第三方定位,以综合物流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京东-背靠自有平台仓配一体化。利用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提前预判商品销量及地区,将自有平台及部分第三方卖家的货物统一存放至各城市分仓,客户下单后从离客户最近的分仓直接发货,大幅提升配送效率。京东依托全国仓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仓储配送服务,公司在消费端供应链领域具备较大竞争优势。
菜鸟网络-打造科技物流平台,全球化战略扩大业务规模。菜鸟专注于物流网络的平台服务。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协同,持续推动快递物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菜鸟与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全球性物流网络,为全球消费者提升物流体验,为全球商家提供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帮助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投资建议:当前行业正向寡头垄断格局迈进,行业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价格战拐点更快到来。中期来看,电商快递展现出的韧性屡超市场预期,随着下沉市场人均网购频次的较快增长,预计2022年全行业快递单量增速仍保持20%以上。长期来看,B端物流是广阔的蓝海市场,大物流领域多种模式有望共同发展。重点推荐奉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顺丰控股,随着下半年时效件业务增速回升、四网融通逐步推进,预计下半年业绩改善较为明显。重点推荐电商快递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圆通速递。
➢行业重要数据跟踪:
2022年7月,快递行业业务量达到96.45亿件,同比增长8.0%;快递单票价格为10.13元,同比上升9.4%;业务收入完成976.7亿元,同比增长6.6%。7月快递行业CR8为84.8,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各家快递公司情况: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各家复工复产进度良好。从各龙头公司来看,顺丰产品优化持续进行,截至2022年7月,顺丰单量同比上涨8.2%;通达系方面,申通产能投放及业务量恢复较快,韵达网点逐步复产,圆通仍然维持良好运营效率;2022年7月韵达、圆通、申通单量增速分别为2.12%/7.8%/33.8%。截至2022年7月,顺丰、韵达、圆通、申通累计市占率分别为9.9%/16.6%/15.8%/11.3%。从单票收入同比增速来看,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分别为0.38%/23%/27%/23%;从单票收入环比增速来看,顺丰、韵达、圆通、申通分别为1.3%/-2.3%/-1.9%/-3.6%。
1.3 航运:俄乌冲突下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
1.集运
周度数据跟踪:
集运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近期集运需求疲软,叠加供应链紧张情况有所缓解,即期运价逐步下行。截至2022年9月2日,CCFI报收2830点,本周下跌2.5%;SCFI报收2847点,本周下跌9.7%;CCFI美东航线本周上涨0.04%;美西航线本周下跌4.4%;欧洲航线本周下跌1.5%;地中海航线本周下跌1.1%。
行业核心观点:
需求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胀压力可能使得欧美消费需求边际减弱,在21年高基数背景下2022年集运运量增速将有所收窄(预计回落至1.3%左右),预计2023年需求增速为2-3%。供给方面,受疫情扩散影响,全球港口拥堵局面短期并未得到缓解,供不应求局面持续性超预期。目前全行业在手订单占比明显提升,但未来1年新船交付维持较低增速。预计2022年集运供给增速约为3.5%。2023-2024年运力供给增速将提升至8%以上。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集运龙头中远海控。上海疫情对港口冲击可控,伴随上海疫情缓解,我们判断集运出货量将保持稳定。中期来看,全球终端市场对于各类物资需求依然强劲,供应链紧张局面无法得到有效缓解,高运价或将持续。预计经历长时期运力紧缺的局面,终端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的稳定性,22-23年长协合同租期与运价都有明显提升,预计未来两年公司盈利中枢及盈利稳定性出现较大抬升。
2.干散:
周度数据跟踪:
截至2022年9月2日,BDI报收1086点,本周下跌3.3%;BCI报收469点,本周下跌1.1%;BPI报收1271点,本周下跌10.7%;BSI报收1514点,本周下跌14.1%;BHSI报收869点,本周下跌7.4%。
行业核心观点:
总体来看干散货行业供需维持紧平衡。需求方面,中国复工复产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工业原材料及粮食需求,铁矿石、煤炭、粮食等货种需求维持稳定增长,据克拉克森,2022年同比增速预计为2%。供给方面,行业新造船订单运力占比持续降低,行业供给增长保持低位,预计2022年运力增长仅为1.5%。
3.油运:
周度数据跟踪:
美伊关系将持续影响国际原油市场,我们保持密切关注。北溪1号断供或将推升全球能源运输价格。截至2022年9月2日,BDTI报收1489点,本周下跌4.2%;BCTI报收1171点,本周下跌8.8%;CTFI报收1333.67点,本周上涨109.2%。由于中国复工复产进度良好,石油补库需求提升,近期全球VLCC市场出现边际好转趋势。
行业核心观点:
需求方面,中期来看,受俄油禁令升级的影响,预计成品油轮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原油油轮市场需求恢复相对滞后,但弹性仍强。成品油方面,由于欧盟仍然采取较为严格的制裁措施,欧洲地区将被迫寻找替代出口国(美国及中东地区),成品油轮运距拉长,据克拉克森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成品油轮需求增长6%。原油方面,随着欧佩克全年减产的放松、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释放(包括后续补库存需求提振)以及中国复工复产进程加速,据克拉克森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原油油轮需求增长5%,2023年油运总体需求仍有望达到约6%的增长。
供给方面,在手订单运力占比持续低迷、潜在的老船拆解预期以及船厂有限的产能将长期限制油运行业供给,未来三年油运行业景气程度或超预期。据Clarksons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油轮运力增速为3.6%, 2023年油轮运力增速不到2%。展望2022年,原油运价中枢将呈现逐步上行态势。重点推荐招商轮船及中远海能,建议重点关注招商南油。
二、行情回顾
2.1 交运行业市值
截至2022年9月2日,交运行业共有1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6899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3.2%。子行业中铁路市值最大,为3361亿元,占行业总市值的12.5%;公交市值最小,为602亿元,占行业总市值的2.2%。
2.2 交运行业涨跌幅
本周,沪深300指数报收4024点,下跌2.0%;申万交运指数报收2318点,下跌2.0%,与沪深300指数持平。
个股本周上涨32家,未涨6家,下跌73家。其中,个股涨幅最大的是天顺股份,上涨12.6%;跌幅最大的是中远海特,下跌18.2%。本月,个股涨幅最大的是中远海特,上涨61.5%;跌幅最大的是新宁物流,下跌16.3%。年初至今,个股涨幅最大的是中远海能,上涨156.8%;跌幅最大的是澳洋顺昌,下跌38.7%。
2.3 交运行业估值
交运二级子行业中,公交板块市盈率最高,为41倍;机场板块因亏损市盈率处于低位。
交运二级子行业中,机场板块市净率最高,为3.1倍;高速板块市净率最低,为0.7倍。
三、22H1子行业业绩分化,北溪1号断供或推升能源运输价格
1. 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2022H1业绩。航空受疫情影响,普遍录得较大亏损:国航实现净亏损194亿元,同比增亏186%;东航实现净亏损187亿元,同比增亏260%;南方航空实现净亏损115亿元,同比增亏145%。春秋航空实现净亏损12.4亿元,吉祥航空实现净亏损18.9亿元,华夏航空实现净亏损9.5亿元。快递行业价格竞争缓解,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修复:顺丰实现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231%。圆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增长175%。申通实现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29%。韵达实现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22%。航运方面,细分领域龙头业绩差异较大:受益于集运超高景气度,上半年中远海控实现归母净利润647.2亿元,同比增长75%;受益于干散、集运贡献稳定利润,招商轮船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06%;由于原油市场较为疲软,中远海能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下降71%。化工物流及大宗物流领域,受益于行业高成长性,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为迅速:上半年密尔克卫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5.6%至3.0亿元,永泰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5%至1.38亿元,嘉友国际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6.78%至2.93亿元。
2.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天然气争端持续,北溪1号断供或将推升能源运输价格。9月2日,七国集团对俄油出口设置价格上限达成一致,以此挫败俄罗斯操控欧洲能源市场的企图。随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发布声明称,由于例行检修过程中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完全排除。北溪一号断供可能将缩减欧洲天然气供应约1.4%,绝对量相对较少,但能源供给端的不稳定将大幅抬升天然气价格。第一,天然气高企将持续打击欧洲的化工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化工品出口(具有成本优势),跨境化工品物流有望受益。第二,管道天然气供给缩减,欧洲将继续增加LNG进口海运需求,据国际船舶网预测,“北溪一号”当前缺失的供应量可能会带来7120万立方米的LNG进口需求,继而带来全年29艘大型LNG船的需求。第三,天然气价格高企将提振相关替代能源品的需求,有可能提振全球石油贸易需求,推升能源运输价格。持续重点推荐能源运输标的中远海能、招商轮船、招商南油,建议关注恒通股份(以LNG物流为主);持续重点推荐化工物流标的密尔克卫、永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