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测算,2022年11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38.7,同比提升1.2%。其中,服务质量指数为481.3,同比提升13.3%,发展规模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393.3、234.6和58.7,分别同比下降6.4%、3.7%和28.3%。虽然业务规模体量受到疫情影响,但服务质量提升较为明显,整体运行基本符合预期。
11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393.3,同比下降6.4%。从分项指标看,我国快递业务量收预计出现一定幅度下降。11月,受“双11”网购促销影响,行业双峰运行,11月1日-11日,快递包裹处理量达42.7亿件,日均处理量达3.88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11月1日与11日快递包裹处理量均超5亿件,双峰特征明显。大促之后,线上消费需求回落,快递业务量降中趋稳。11月下旬,疫情多点散发,对行业在生产端的揽收和消费端的派送带来较大压力。行业积极应对挑战,助力苹果、脐橙、柚子、猕猴桃等季节性农产品线上销售,农产品上行规模扩大,部分快递企业农村业务量同比增长近两成。快递企业积极打造“欧洲取暖”寄递专线,叠加“黑五”“世界杯”等促销活动,部分省份“反向海淘”订单快速上涨。
11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481.3,同比提升13.3%。从分项指标看,快递有效申诉率预计为百万分之0.31。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2.1分,同比提高2.5分。重点地区72小时准时率预计为72.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一方面,政府侧全力打通堵点卡点。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邮政快递业依托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地方支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重点省份调度,规范关停关闭邮政快递业基础设施程序,分级分类分区推进分拨中心、营业网点等场所解封,有效疏解积压邮件快件,实现政企联动、央地协同,为保障寄递网络平稳运行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侧多举措保障旺季运行。快递企业上线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分公司管理效能,实现分拨中心和派件网点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运递效率。通过将电商卖家客服、快递企业客服及智能客服进行“一群绑定”,有效减轻人工客服工作压力,更好实现大多数服务的即时响应,帮助电商卖家从容应对疫情发生地订单拦截、批量更址、批量催单等情况。企业综合运用智能快递车和室内配送机器人,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紧密联动,广泛应用前置仓模式,不少电商品牌将商品集中在邮政快递企业仓储场地中, 在收到订单后实现快速发货。
11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34.6,同比下降3.7%。为应对业务旺季,企业积极备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发展底盘更加稳固。铁路运输方面,“双11”期间,快递企业加大与铁路企业协同发展力度,与 327 个车站合作搭建高铁运输网络,发运快件 5.7 万吨,其中“高铁极速达”覆盖范围扩大至 141 个车站、122 个城市。航空运输方面,鄂州花湖机场成功开通全货运航线,开启腹舱带货业务,节点能级不断提高。快递企业开通“成都-(巴基斯坦)拉合尔”国际全货运航线,开通至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奥地利等欧洲14个国家空运集货服务,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公路运输方面,陆续开通至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集运专线,有效提升RCEP地区跨境服务效能。快递企业运用全程冷链、一柜到底模式,积极拓宽东南亚鲜花服务网络。海外仓建设方面,将自动化分拣方案引入荷兰等海外仓,推动海外仓自动化水平不断升级。但同时,行业受疫情影响仍然较大,部分分拨中心、网点关停,对发展能力产生阶段性影响。
11月,发展趋势指数为58.7,同比下降28.3%。虽然行业经历了短期波动影响,但随着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工作效果的不断显现,分拨中心、网点和人员有序解封,行业运行的难点堵点问题加速纾解,末端微循环将更加通畅,行业回稳向上基础将进一步筑牢。
附注
1.快递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快递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包含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其中,发展规模指数包括业务量和业务收入2个二级指标,服务质量指数包括公众满意度、72小时准时率和用户申诉率3个二级指标,发展能力指数包括快递深度、网点密度、劳动生产率和支撑网络零售额等4个二级指标,发展趋势指数包括业务增长预期和快递资本市场预期2个二级指标。
2.评价方法
中国快递发展指数评价采用指数评价方法,以2016年3月为基期,基期值设定为100,通过标准值实现数据的无量纲化,通过加权合成中国快递发展指数。
3.数据来源
国内生产总值(GDP)、支撑网络零售额历史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余所有数据来自国家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