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我国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与韩国(下降13.6%)和越南(13.2%)形成鲜明对比。此外,3月份我国出口重箱同比增加10.5%,对美出口436.8亿美元,同比下降7.7%,降幅减少(1-2月为21.8%);对欧盟出口增长3.38%,自去年9月以来首次恢复增长;对东盟出口增长35.4%。
与此同时,部分港口集团也陆续公布一季度吞吐量数据,上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47.3万标箱,同比下降6.4%;宁波舟山港完成791万标箱,同比增长2.9%;青岛港上市公司完成688万标箱,同比增长16.6%;广州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2.5%;天津港完成504.7万标箱,同比增长9.09%;厦门港完成288.06万标箱,同比增长2.9%;太仓港完成180.56万标箱,同比增长1.33%;北部湾港完成161.2万标箱,同比增长14.7%;日照港同比增长14.2%;连云港港完成145.9万标箱,同比增长15.5%;烟台港一季度同比增长17.5%,与1-2月数据对比,或降幅收窄,或增速提升,或保持高速增长。总而言之,外贸出口数据与港口箱量3月份都明显反弹,超出业界预期。
但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国内市场通货紧缩压力持续等大背景下,这样一份韧性的数据与一些指标有部分出入。洛杉矶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跌32%,3月进口箱量同比下降35%;美国咨询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的数据显示,3月亚洲发往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量为121.75万标箱,同比下降31.5%,降幅较2月扩大,占份额最高的中国出发集装箱运输量更是同比下降4成;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0,较2月下降1.6个百分点,落在荣枯线上,显示制造业经济活动总体与上月持平,回暖势头放缓,3月制造业就业指数则再度降至临界点以下。
港口从业者对未来也有自己的看法,南华早报报道称,尽管外贸数据明显反弹,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所在地——上海的物流工作者发现复苏缓慢,对长期前景谨慎悲观。在通往外高桥港区的道路上,集卡并不拥挤,港口工人王先生表示,码头堆放的集装箱中大部分仍是空箱,“我们比过去两个月忙了一些,但变化不大,过去集卡要排长队等待装卸,现在道路畅通无阻。”对卡车司机来说,数十名司机冒着被罚款的风险,将卡车停在吴淞到外高桥港区之间的路旁以逃避停车费,因为他们没有工作。其中一名卡车司机Lu Qinglin自2010年以来就在长三角地区拉货,他表示上海有5万辆注册集卡,按现在的需求只要3万辆,他经常装货的昆山,100家工厂中有10家搬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货运减少、运费下降和油价上涨使他的收入减少了约三分之二,2010-2021年间月入一万五,但现在只有四五千元,因此他认为好日子不会回来,打算卖掉卡车找份新工作。
某物流公司经理表示,航运业3月有所回暖,但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看到实质性改善,过去几年疫情封控导致很多公司转移到东南亚采购商品,(因此)美线表现尤其糟糕,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重新开放后也难以赢回流失的客户。她对中国能否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表示怀疑,客户至少也会选择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一边是一季度喜人的外贸数据,一边是不太好看的指标与悲观的预期,是外贸逆势而动?还是港口缓慢复苏?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数据的夹缝中依然可以读出一些真实,一是外需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需求并没有明显回暖,美国进口数据依然低迷,亚洲国家对美出口三月继续大跌,除中国外,越南减少31%,泰国减少32%。亚洲向美国出口货物中运量最大的家具类产品同比下降47%,零售业也不乐观,玩具/体育用具和鞋类减少49%,服装减少40%,塑料(减少30%)等材料和零部件类的货物降幅也比上月扩大。相比越南、韩国等负增速,1、2月订单合并到3月集中出口是中国3月出口大增的一个原因。
二是亚洲区域内贸易的增长与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3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35.4%,华南港口中,广州港、深圳西部港区以东南亚航线为主,吞吐量恢复较快,但以欧美航线为主的盐田港区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此外,中国对东盟出口中间产品贸易规模扩大,美欧作为东盟最终制成品的主要流向,意味着发达经济体需求回暖后,进口重心将进一步向东南亚转移。因此,从业者的悲观并不奇怪,当各港口集团轮番拜访内贸船公司时,对外贸的预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