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A股市场、香港市场、美股市场。在我国,A股上市仍是国内物流企业上市的主流选择。中金投行部副总经理刘若阳表示,一定程度是因为国内物流企业的主要业务仍然集中于国内市场、国际化水平尚待提高,物流企业走出去仍然任重道远。香港市场优质物流公司相对较少,仅有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属性偏传统,纯正的物流行业投资标的具有稀缺价值,附有科技、消费属性的新兴物流标的深受投资者关注。美股市场是现代物流企业的聚集地,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企业投资亮点,对于一些模式创新或有前瞻性布局的企业有更佳的理解力和包容度,但受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中金投行部副总经理刘若阳
本文根据罗戈网·物流沙龙主办的“2019第二届中国物流创新企业年会暨物流资本峰会”现场速记整理
我今天的题目是“科创板时代下物流行业机遇与挑战”。未来挑战是一定会有的,但是我们相信一定是机遇比挑战多。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今天探讨的话题。我大概分为四方面:
1、物流行业资本市场画像
2、资本市场对物流行业推进作用
3、物流企业上市地点的选择
4、科创板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上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初,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主要物流企业陆续登陆资本市场。反观中国,2016年是A股的快递元年。我们不禁关心,继快递之后,哪些类型的物流企业会成为下一个上市热点。
这是一幅中国物流行业的生态和投资地图,从生态顶层看包括电子商务企业、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及物流设施服务提供商共同构建的生态环境。下一层是供应链平台运营商构建的流通环节,整个物流行业的基础是物流运营的基础运营服务提供商,包括快递、合同物流、公路快运、仓储、最后一公里、物流自动化、物流科技等。
从中国物流企业私募股权融资情况来看,随着整个行业快速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呈现十分活跃的姿态。近年来,私募股权融资交易规模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15年超过27笔,总融资金额超过50亿,到2019年366亿元的总融资金额,呈现上升趋势。
私募股权融资是获取资本化的前行指标,预示着未来物流行业资本化浪潮即将到来。从宏观层面比较中美物流行业证券化水平可以看未来发展空间。从物流市场总体规模看,2018年中国市场总体规模达到1.94万亿美金,超过美国的1.64万亿美金。但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仍然达到美国的一倍,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从物流细分领域发展情况看,中美细分领域的发展阶段和证券化水平并不是十分均衡。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自从2016年我国主要快递公司登陆资本市场以来,快递及物流服务行业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物流行业市值的主力,是排头兵,从市值上看占据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的半壁江山。包括海运、铁路货运、货运及第三方物流在内的其他行业,目前和美国相比,无论从数量还是市值上看仍然有较大差距,未来证券化空间比较大。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美国以头部的铁路货运企业为主的巨型物流企业是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登陆资本市场。可以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整个美国物流行业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一些物流行业的龙头公司,逐步甩开了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自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初十年期间,包括UPS在内的美国主要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整车、零担、货运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都是在这期间完成上市,而且数量十分多,可以说这十年是美国物流行业上市的黄金十年。
从中美的物流发展来看,具有相似的土壤,但是从发展阶段和发展因素看不尽相同。随着2016年以来快递公司逐渐上市,我们认为中国物流行业接近美国90年代发展初期状态。
反观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无论从资产证券化水平还是发展的进程以及龙头公司显现程度来看,均呈现出加速状态。我们可以相信随着行业整体物流效应的进一步提升,继快递以后,科技型和平台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上市热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物流企业上市的构成,从上市构成的情况来看,A股上市仍然是中国物流企业上市的主流选择。从上市市值情况来看,A股上市市值占总体上市70%以上,沪市和深市平分秋色。物流行业公司青睐A股作为上市首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主战场还是在国内,国际化水平相对比较低,走出去的过程任重道远。
从几个纬度分别看一下近年来物流企业在各资本市场的表现情况,首先是A股市场的融资情况,从2015年以来,A股市场的主要融资,主要是通达系、顺丰、德邦,在企业发展中,上市公司平台的融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从美股市场融资情况来看,主要美国物流企业在21世纪初基本已经完成上市。可以看到2015年以来,扣除中通和百世以后,美股IPO比较少。而再融资的情况有波动,总体融资情况不是特别多。
港股市场优质物流企业相对较少,港股上市物流企业大多数是偏传统型公司,所以物流企业在港股是相对比较稀缺的标的,香港市场比较偏好科技型企业。近年来也是鲜有物流企业再融资交易。
最后是收购兼并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到和美国相比,无论是交易活跃程度还是交易规模方面,我国都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美国并购市场非常活跃,目前国内物流并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接下来探讨一下资本市场在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推进作用?通过登陆资本市场能够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积极的影响,包括证明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形象、规范企业运营、吸引优秀人才、丰富融资渠道、增强融资信誉、改善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度、发现可靠价值、增加流动性。
以快递公司为例,头部民营企业陆续上市后,核心资产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占有率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近距离观察美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物流行业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物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兼并与收购扩张的并购史。以下这个案例,熟悉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全球最大的第三方物流服务(3PL)供应商之一罗宾逊全球物流公司上市后通过不断兼并收购,实现业务多元化和业务全球化。
另一个案例是XPO,XPO是全球十大运输服务提供商之一,成立于1987年,其快速扩张是在2012年上市以后。根据统计,2012年到2017年这五年间,XPO进行了17次并购,实现了业务多元化与业绩快速增长。
从我国情况来看,伴随中国经济转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以及消费升级走出去等趋势,行业存在很大的整合空间。中国物流企业亦需要主动把握产业整合机会,积极探索创新模式,通过市场化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关于物流企业上市地点选择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阶段,结合交易所特征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合适上市地点对于企业发展帮助非常大,具体考虑因素包括行业及可比公司、市场客户群体、监管风险等。
从行业及可比公司角度看,A股市场自2016年快递公司上市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对整个物流行业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于我国物流行业整个战场目前仍以国内为主,大部分公司将A股市场作为主流选择。香港市场目前优质物流企业相对比较少,标的有一定稀缺价值。而美股市场作为现代物流公司的聚集地,对于一些业务上带创新属性或者高成长性的企业包容度会比较高一些。同时由于目前科技和贸易战背景,考虑到美股环境,所以在选择上市的时候要审慎一些。
从公司面对的客户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看,注册在国内公司一般可以选择在A股上市。应该说越是在科技战和贸易战大环境背景下,越是坚持对外开放,同时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对于海外公司而言,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需要保证,企业要发展、行业要发展需要有一个国内的平台。
从审核难度和时间看,目前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是审核的核准制,创业板目前在推进注册制,这一块建议在座企业家和投资人可以密切关注进程。科创板是实行注册制。相对来讲,核准制下整体的审核周期是在一年以上,科创板相对更短一些。美股实行以信息披露为全面要求的注册制,整体项目周期在几个交易所中最短,4-6个月即可。
从估值水平看,上市地估值水平因素一方面决定了企业的融资规模,另外一方面决定上市后市值情况。除了传统行业来讲,A股估值与海外相比有比较大的优势,一些传统型公司在海外有可能享受到估值的便利。高成长性的行业,也可能在美股市场享受到估值溢价。
最后一点,企业上市除了考虑之前的因素以外,也要考虑到上市后的监管环境及政策风险,包括法律诉讼风险、退市风险、做空风险以及国外的文化政治因素风险。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香港联交所的改革和成果,2018年香港联交所为了支持新经济企业上市,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成果,具体包括不同股权投票权的新经济创新产业企业上市,以及未有收入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上市以及在合资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赴香港第二上市。新政实施后效果显著,美团点评、小米、阿里都是根据新政策去香港上市。存在类似情况的企业,可以关注一下香港联交所的新政策情况,可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回顾一下整个科创板时代下,目前科创板的情况。截至2019年12月13日,累计有184家企业进行了科创板申请,其中72家注册生效。从企业情况来看,目前已经上市企业中,由于科创板定位的关系,物流企业相对较少。
科创板增强了对于实体经济的包容性,完善了资本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大改革。从其创新来看,一是核准制改注册制,二是放宽通过不同权注册公司的门槛,三是允许VIE和红筹公司满足特定条件下进行上市,四是发行定价机制改革,五是上市之后交易规则的创新。可以看到通过这些机制的改革,科创板目前更加接近于纳斯达克和港股市场,相信会成为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具备科技型、智慧型物流企业的非常重要的选项。
最后借这个机会,讲一下刚才提到的,目前深交所在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相信创业板可能会成为物流企业在国内除科创板以外上市的另外一个选项,各位可以密切关注深交所创业板改革的进度。
过去二十年我们见证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未来借资本之力助行业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