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报告下载:2020年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研究报告.pdf
核心摘要:
疫情下的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解决民生就业的重要载体。
•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微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呈现负增长。
•疫情使中小微企业“雪上加霜“,多数中小微面临生存危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政策扶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才能更好地度过这次疫情危机。
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之路
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是当下“突围之路”:
1)数字化升级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困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中供需两端难题。
2)数字化升级助力中小微企业商业模式转变,不同类别中小微企业需采取不同策略开展线上经营。
3)数字化升级助力中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提升,通过智能软硬件或平台搭建解决中小微企业管理能力弱痛点。数字化升级助力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内网络化协作,中小微企业单打独斗力量薄弱,数字化改造应由外向内驱动。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现状及产业链条分析:
1)我国进入数字化升级3.0阶段,科技催生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
2)自2015年起,我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发展,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仅179.4亿元,至2019年已超过千亿级规模。艾瑞预测,未来行业仍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
3)2019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总数在1.2亿左右,其中接入O2O平台的中小微企业数占比总数不及10%,而拥有智能设备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则再减半,中小微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较低,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存在巨大空间。
4)由头部收单机构为商户提供一整套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最优途径之一。
5)“支付+”赋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第三方支付公司正经历从支付通道提供方向综合服务商的进阶。
发展趋势
•疫情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按下加速键。
•前沿数字技术进入普惠阶段,技术红利下沉惠及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解决民生就业的重要载体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系列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约2800万家,比2013年末增长115%,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若计入个体工商户、家庭式作坊,全国小微企业数量达到9379.4万户,占全国各类工商市场主体的95.6%。艾瑞预测,2019年中国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数量将达到12131.9万户,占全国各类工商主体96.4%。
中小微企业是解决我国民生就业的主力军:2018年末,我国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人员23300.4万人,比2013年末增长5.5%,占全部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79.4%,拥有资产总计达到402.6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资产总计的77.1%。
中小微企业为我国经济做出突出贡献:我国中小微企业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60%以上,纳税占比50%以上;另外,我国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均来自于中小微企业。
经济下行压力大,中小微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呈现负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而最近几年,我国面临中美贸易摩擦、房产投资市场萎靡、消费增速放缓等下行因素共同叠加的不利局面,使得我国处于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2015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长期下行周期。GDP 同比增速自2015年“破七”以来,持续下降。受疫情影响,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速大幅度下滑至2.3%。
宏观经济下行周期中,大型企业利润受到冲击较小。而中小微企业由于存在自身抗风险能力偏低、融资困难等问题,相较于大型企业,利润率同比下滑严重。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中小微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降为负值,并不断加速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艾瑞预计2020年中小微企业利润下滑比率超过30%。
疫情使小微企业“雪上加霜“,多数中小微面临生存危机
受新冠疫情拖累,我国社会与经济短时间再遭打击,而中小微企业成为此次疫情“重灾区”,行业特点和规模较小是主要原因。
小微企业的行业类别多为批发零售业、餐饮、租赁和商户务服务等行业,而这次疫情中,这些行业受影响最大。疫情的出现使企业线下业务无法正常开展,各地交通管制也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中小微企业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疫情的恶化使得企业用工遇到困难,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中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状态不容乐观,多数小微企业出现了营业收入严重下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且规模越小的企业抗击疫情风险的能力越弱。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指出接近 1/4 的小微企业表示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经营已陷入困境(16.9%),甚至面临倒闭风险(5.8%)。67.1%的小微企业预计现金流无法维持三个月以上,只有15%的小微企业现金流可以维持6个月以上。
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报告指出,29.6%的中小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将超过50%, 58.0%中小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0%以上;只有4%的中小企业认为营业收入下降幅度小于10%。
“内外兼修“助力中小微企业突破困境
新冠疫情下中小微企业步履维艰,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多维度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当下面临的利润下降,现金流紧张等问题。但是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仍面临许多政策无法触及的痛处,这就要求中小微企业从自身出发,提升内在管理机制,升级营销方式,寻求数字化自救方案。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国家政策扶持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才能更好地度过这次疫情危机。
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中供需两端难题
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在传统线下融资业务中,无论是供给端的金融机构、还是需求端的中小微企业,都面临着难以突破的困境。首先由于中小微企业存在大量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财务报表缺失或虚假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掌握企业真实情况,进而难以进行有效的风控和授信;同时由于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频率高而融资金额小,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面对贷款金额小、坏账风险高的业务很难有动力去进行高成本的尽调工作。
数据显示,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对于短期债务偿还及员工工资发放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产生了大量的融资需求,融资难的问题更加严峻,因此进一步凸显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业态全面改造的必要性。传统融资模式的痛点正是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数字化升级的赋能,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有效降低风控成本与坏账风险,从而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困境。
不同类别中小微企业需采取不同策略开展线上经营
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原本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诸如电商平台、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迎来了空前热潮,但平日线上业务空白、主要以线下业务为主的企业首当其冲,暴露出获客能力弱、经营模式单一、供应链运转难等短板,陷入停滞、亏损困境。能否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转变成为疫情期间许多中小微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点之一。且从长远来看,突破单一线下经营模式有助于提升企业抵御风险、多渠道获客、精准营销等综合经营能力,数字化改造下的企业商业模式进阶势在必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并非简单的将线下内容转移至线上,而是可通过互联网线上手段,进行业务拓展、客户价值提升、订单、物流和配送综合管理等一系列经营环节,打造人、货、场、资全链接O2O模式,真正实现企业品牌和服务升级。
通过智能软硬件或平台搭建解决中小微企业管理能力弱痛点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类企业陆续进入复产复工阶段,防疫物资造成的成本上升以及企业为保证有效防控必须采取灵活办公模式,无疑都是后疫情时期对中小微企业提出的新挑战。由于许多中小微企业平素并未注重远程智慧办公平台的搭建,同时也并未实现智能化管理,此时暴露出组织架构不清晰、无法快速准确调整和传达目标计划方案、运营管理混乱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得许多中小微企业在特殊时期显得尤为吃力,开源节流更无从谈起。目前国家积极出台政策为中小微企业减负,企业管理者在借助此次“外力”扶持的同时,更应从自身生存角度以及未来发展角度思考企业管理信息化升级问题,真正增强“内力”,短期内可偏重企业内部正常运转、增强适应性管理,如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利用云平台建立灵活化组织架构、进行高效绩效管理、财税管理,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资源协调、决策输出等;长期则需要更进一步考虑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智能生产以及产业链协同等真正为企业带来降本增效的长期发展战略,这类进阶数字化管理可通过接入专业的数字服务商构建的平台实现。
中小微企业单打独斗力量薄弱,数字化改造应由外向内驱动
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中小微企业除了暴露出自身经营薄弱点外,还尤为体现出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链接较为松散、没有统一平台使其形成协同作用的问题。首先,一类中小微企业凭借自身所长“单打独斗”,而此次疫情冲击的则是其短板,困境中难以迅速应对、保全自身;同时还有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是处于行业产业链中的一环,承担代工、销售等单一角色,因此更加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影响。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明确指出支持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以网络化协作弥补单个企业资源和能力不足,通过协同制造平台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实现技术、产能与订单共享。产业集群内的有效协作不仅能联合抵御如此次疫情带来的外部形势变化,同时还能够提升整体生产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现状
数字化升级3.0阶段——科技催生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升级现已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我国数字化发展历程与国际数字化发展轨迹基本吻合,可分为信息化转型、互联网转型、数字化升级三个阶段。1981年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个人电脑以及基于单机的软件制造正式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由此催生的大规模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转型正是数字化升级的开篇;而第二波数字化升级浪潮可以称为互联网转型,是随着基础电信网络的普及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局域网、广域网等开始广泛连接个人与企业,大型企业得以通过建立自身数据中心全面提升企业内部效率;如今我们正处在第三波数字化升级的大浪潮中,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5G等企业级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赋予了企业乃至行业重塑管理、生产、经营模式的巨大动能。在三次数字化升级浪潮中,IT行业、互联网行业、第三方支付行业都根据自身所长、从不同角度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的数字化升级服务,大力推动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疫情加速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进程
自2015年起,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行业整体保持高速发展,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仅179.4亿元,至2019年已超过千亿级规模。今年年初疫情蔓延全国,各类中小微企业遭受巨大冲击,但同时此次疫情也极大程度刺激了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升级的需求。无论是商业模式单一、线上经营能力缺失,还是内部管理、营销模式的落后,以及融资渠道受阻——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暴露出的短板,也正是数字化升级服务商的发力点。艾瑞预计未来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发展,行业整体会产生更多创新服务模式并逐步趋于成熟,为中小微企业长期赋能。
中小微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低 数字化升级服务市场存在极大空间
根据过往数据推算,2019年我国中小微企业总数在1.2亿左右,其中接入O2O平台的中小微企业数占比总数不及10%,而拥有智能设备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则再减半,中小微企业整体数字化程度较低。基于传统经营模式的中小微企业,缺乏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能力,其数字化升级的第一步通常是“触网”,即接入O2O平台进行获客导流;在具备初步拓展获客能力之后,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经营管理以及更剧烈的同行竞争,因此转型数字化门店、全面提升经营能力才是中小微企业立足行业的必经之路。
由头部收单机构为商户提供一整套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最优途径之一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收单机构、SaaS服务商、互联网平台都参与到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赋能的浪潮中来。其中头部收单机构具备多年的B端商户服务经验,与商户保持最紧密的联系,具有天然入口侧的优势。因此,由头部收单机构以支付作为切入点,结合SaaS服务和互联网平台渠道,为商户提供一整套的数字化升级方案是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最优途径之一。
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产业链条
支付企业在中小微企业服务链条中的核心功能是链接与赋能
第三方支付公司角色演变:支付通道提供方向综合服务商进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从现金支付时代快速跨越到了移动支付时代,2019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226.1亿元,同比增速18.7%,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稳居世界首位。对于一个具体商户而言,有经营活动便会产生支付需求,因此其最刚需的环节便是支付。回溯许多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之路,很多便是从一张二维码开始的,而提供智能收单技术便是服务B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为商户提供数字化服务的第一步。将支付作为一个入口,第三方支付公司得以迅速在各类中小微企业中铺设智能终端以及与其相连接的后端平台,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为商户提供收单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起大量的用户及商户双方的交易数据,并基于数据展开营销、管理、融资等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经营所涉及的人、货、场、资全部环节。相较于其他类型公司,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本身的支付业务已完全跑通,因此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快速通过支付紧密连结中小微企业、并同时向其提供“支付+”组合服务。第三方支付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累积,其角色已从简单的支付通道提供方,转变为中小微企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的综合服务商。
支付信息可以纯线上获取、分析,提高小微贷款可获得性
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机构企业融资服务的营销与风控环节,使得融资业务的成本降低,从而使得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成为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数据的作用不可忽视,具体而言,金融机构需要借助数据来了解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进行线上风控,以及针对性地进行融资服务推广。支付数据是了解小微企业必不可少的数据,借助支付机构,金融机构可以线上化地获取小微企业情况、线上化风控,从而帮助金融机构节省人力开支、有能力向贷款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与此同时,支付信息数据维度丰富、对风控帮助大,能够在商户基本信息、经营情况、商品类型等方面输出企业标签,用于对小微企业的贷前、贷中、贷后风控。
以拉卡拉为例,通过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支付服务积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等企业画像,在企业授权后,将企业画像给到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基于拉卡拉提供的企业画像进行贷前、贷中、贷后风控,为小微企业提供适宜的融资服务。
以支付为入口、科技为支撑、数据为生产资料提供多元化营销服务
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营销服务中,第三方支付公司以支付作为流量入口,在交易过程中可以沉淀下大量用户和商户数据,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得到两侧个性化画像并对用户与商户进行精准匹配,从而帮助商户实现精准获客、精准营销。同时智能支付设备除了能够提升商户收单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结合SaaS软件,为商户提供具有强大功能的营销平台,商户可以通过小程序等方式将店铺“一键转线上”,并通过智能设备后台进行用户管理、经营分析、营销后效果分析等。随着各类营销平台及渠道商业模式的日渐成熟,商户对于营销的需求逐步趋于个性化、精细化与多样化,希望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希望选择不同的营销渠道、在不同时期希望吸引不同客群等等,而第三方支付公司相较于其他类型公司,正是以更开放的平台、更专业的服务成为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营销的最佳助力。
从支付切入,搭建集成式数字化管理平台
以支付服务为入口,利用支付信息优势,基于科技、云服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整合成熟SaaS服务,有利于触达更为丰富全面的用户数据,提高管理效率。数字化管理平台集合会员管理、商品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进销存管理等全方位深层管理服务。使得商户可以充分发挥支付服务信息、渠道优势,实现管理线上化、实时化、云端化、智能化。并且可以实现面向母婴、快销、零售等不同行业应用场景,搭配不同专业化SaaS服务系统,实现行业内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市场未来展望
线下获客渠道被疫情阻隔,中小微企业加速数字化升级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长期“宅”在家,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消费,许多中小微企业的线下获客渠道被阻隔。而疫情前就已经完成线上+线下布局的中小微企业只占到整体较小的比重,因此疫情期间集中产生了大量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升级,构建线上“云小店”的需求。艾瑞分析认为,疫情客观上加速了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升级进程,布局中小微企业智能支付、线上融资、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管理等数字化升级服务的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前沿数字技术进入普惠阶段,技术红利下沉惠及中小微企业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前沿数字技术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发展,衍生出标准化的落地产品,使得技术服务成本快速下降。原本只有大型企业能享受到的前沿数字技术红利逐渐下沉惠及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在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智能金融服务等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