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山地探险经验的朋友一定有体会:越往深处走,越是无路可走。
刚开始进山的时候,会有前人留下比较清晰的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路越来越不清晰。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探索的精神,无限风光在险峰,山地探险的乐趣也就在此。
供应链金融也是如此,初入场的时候,发现产品模式已经比较清楚,整体的市场也很大,但是随着不断的深入推进,发现难点重重。
供应链金融的难,主要存在于三个核心点:
首先这是个典型的“1缺N”的生意,牵涉到参与方之多,令人应接不暇。
通常的参与方有经销商、品牌核心企业、银行,仓储方,复杂的还会有商流方,这还不包括经销商有多级存在。
四方到五方,甚至更多的参与者,各方的位置决定态度,利益的统一,靠的只能是恰好站在风口上,大风起兮云飞扬。
否则在客户漏斗之下,就会发现,投入产出比感人,做不起来。
其次就是链路之长,让产品的每个控制点的难度系数都加倍。
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能够很好的形容供应链金融。
整体链路涉及的时间、空间,参与者以及价值转换,可以说是金融产品中最复杂之一。
各方的配合,需要执行统一的规范流程,更重要的,是使用大家都认可的统一产品语言,在实操中难度很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的就是货物处置。
如果问笔者供应链金融的终极灵魂拷问是什么?笔者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是发生风险的时候,货物的处置能力。
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借款企业,其他所有的参与者对货物的处置,要么就是兴趣不大,要么就是信心不够,要么就是能力不足。
其实,如果给到足够长的时间,或者是货物体量不大,其实处置并不难。但货物处置的核心难点却恰恰是: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置很大量的货物。
这中间还要伴随着可能的效期和正品溯源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如何解:
基于以上的供应链金融的三个难点,逆顺序看,可能就会找到解法。
以终为始,如果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处置很大量的货物,怎么做?
TO C肯定是没有戏的,需求与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严重不对等的。
只有TO B可以,只有TO B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吃货。
这就需要供应链金融聚焦细分行业。在细分行业内打穿打透,打出知名度,从而在行业内消除信息不对称,吃进行业的广泛人脉和信任,才能在紧急时刻,从容不迫的缓解危机。
聚焦在细分行业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对于行业的洞察非常清晰,有利于金融的定价和商品的波峰波谷管理。
如果再从供应链金融的产品长链路和“1缺N”的配合难点来看,聚焦无疑也是最优的路。
笔者读《孙子兵法》有两个心得:
第一个心得是:胜不胜在彼,败不败在己。只要自己不弃牌下桌,牌局就没有分晓。
第二个心得是:不要出奇制胜,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在供应链金融中,只有集中有限的资源,聚焦细分行业,才能平顺产品的长链路,才有可能统一各方的利益向前。
这其实是用资源换风势的做法,梭哈全部资源,引来东风一阵。
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伤十指,不如断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