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点评: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各行各业都有本难念的经。在碳减排和能源结构转型两方面带来机遇的同时,又会面临或大或小的挑战。不过,中国物流企业即便经受多重磨难,也要不断强大内心,肩负新的使命,披上实战的战袍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1月15日下午,以“‘双碳’物流践行”为主题的平行论坛由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陈燕燕担任主持人)
(BSI标准应用总监 马涓)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后中国年减排率平均将达8~10%,将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
在此之前,碳排放从达到峰值到实现中和(净零排放),欧盟需要6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需要45年,中国只有30年,意味着我国能源消费和经济转型、温室气体减排的速度和力度,要比发达国家快得多、大得多。
对于我国而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我国提出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就能触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达到。
针对实现“双碳”目标,全球开始为此立法。首先,在国内习主席于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国将在2030碳达峰,2060之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2021—2025)确定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以及 2035 年的中期目标。其次,欧盟成员国被要求发展国家长期战略;欧盟制定了在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作为欧洲绿色交易规则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3月提出了第一个欧洲气候法律将以法规的形式推动2050净零排放的目标实现。第三,英国在2019年6月新修订的气候变化法律正式生效;在2035年削减78%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第四,拜登政府宣称美国将不晚于2050年做到100%使用清洁能源和达到净零排放;美国将依据“清洁能源和安全法”向未实施碳减排限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税。
可以说,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全球范围内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BSI是国际标准化的重要贡献者。比如,数字化转型方面,数字化转型是线下走到线上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大量的客户数据会暴露在风险下,于是我们推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2009年针对能源管理我们发布了ISO50000标准。2008年针对产品碳足迹我们推出了ISO14067。2010年针对碳中和我们又出了PAS2060。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自1998年制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标准(即人们常说的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排放按来源可分为三个范围,包括:范围一,直接排放,也叫运营排放,是指自身控制范围内的化石燃料燃烧、化学和制造过程、自有车辆和逸散造成的排放;范围二,外购电力的间接排放,也包括蒸汽、加热、冷气等;范围三,是与物流产业息息相关的,价值链的间接排放。包括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内的上下游造成的排放,比如原材料铁矿石的采掘、生产和运输,企业的运输和仓储、消费者使用产品和服务造成的排放、废料的处置回收,等完整生命周期的间接排放。并且2022年会发布最新的关于整合标准会放大范围三的权重。可以看出,这对于上下游供应链的碳排放管控将会加大。
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双碳”目标,物流行业应尽绵薄之力。物流仓储企业在日常运行中不仅自己要做到绿色低碳,同时,作为产业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单元、板块,要紧跟供应链上下游的减碳目标,随时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促进整个产业供应链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