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是啥”,近来总是被问到。在不断解释中,忽然感悟到“对于企业来讲,供应链是牵引各职能、各层级劲往一处使的引擎”。
有人说,供应链就是供产销,把交付和库存搞好就行了;
有人说,供应链范围太大了,以致于类似盲人摸象,各说自话;
有人说,供应链是个框啥都能往里装,物流企业纷纷改为供应链公司,因为“供应”二字自然认为“供应链就是采购”,搞外贸的不甘寂寞也说自己是供应链,搞平台的,搞金融的,……
有人说,供应链就是一阵风,因为被高层重视,所以就很流行,讲话、研讨、发文章,起草文件,不带上“供应链”好像就落伍了。
事实上,供应链就是一条链,从供应商到自己再到客户的一条链。如果自己有能力和意愿,可以把链条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甚至再往上;也可以把链条延伸到客户的客户,甚至再往下;也可以向两头同时延伸。
链是由好几个或很多个环节构成的,构成供应链的环节是供需。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供需环节需要从简单的连接转型为高效的匹配,包括品类、时间、质量、数量、成本多个维度的匹配。
企业由很多条链组成,尽管不同的层级、不同的职能都在各自的链上,但主链只有一个,并且还是一个闭链,即“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满足客户需求的一个闭环链”。不同层级、不同职能所属的链通过闭环链上的不同节点与企业主链连接到了一起。
营销为争取客户订单,需要与促销供应商打交道,如广告公司;
采购为保障生产进行,需要与物料供应商打交道,通常所说的供应商就是这类;
设备为保障机器运行,需要与MRO供应商打交道,当下的工业服务互联网就是旨在促成企业设备部门与专业维保机构的对接;
HR为保障闭环运作所需人员,需要与人力资源供应商打交道,通常会经由劳务市场或人才市场招聘;
财务为保障闭环运作所需资金,需要向资金供应商(通常强势)融资,即便企业“不差钱”也需要与银行打交道;
IT为保障闭环运作所需信息,需要与信息系统供应商、信息设备供应商打交道,正在进行的数字化、智能化就离不开相关供应商的支持;
中层管理为保障闭环顺畅运作,需要与高管团队、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专业团体打交道,相互间关系本质上也是供需连接,需要供需匹配;
高层管理为保障闭环运作的正常、迭代、可持续,需要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和专业咨询机构打交道,实际上他们也是供应商,也需要双方的供需匹配。
为什么把“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满足客户需求”当作企业的主链呢?因为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客户需求,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就没有存续的理由,控制成本也就无从谈起,不同层级不同职能所在的链也就不复存在。
“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满足客户需求的闭环链”,看似只存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但如上所述,闭环链上的各节点以及运作需要的各要素,都通过各自所在的链,广泛地与企业外部产生连接。
供应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主体只要与外部发生连接,就有了自己所在的链——供应方、自己、需求方,供应是为主体自己的供应,需求是对主体自己的需求,主体自己在链条上存在双重角色,与企业一样,不被需求了,就没有存续的理由了;没有供应,就不能很好地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
由此可以看看文章开头的几个“有人说”:
“供产销”是成立的,交付是必须的,但不仅限于库存,研发也涉及到了供应商和客户;
“范围太大”是事实,不同的主体就有不同的范围,但只要抓住“链条”和“供需匹配”就不会各说自话了;
“是个框”也能说的过去,因为都在链上,都有上游供应方和下游需求方,但不能仅仅是给自己带了顶“供应链”的帽子,而要努力利用供应链思维(供需匹配、资源整合、上下游协作)来提升自己,服务需求。
对于企业,其实也不用太纠结供应链“范围大不大”,“是框对不对”,只需要围绕“从收到客户需求到满足客户需求”这根主链,各职能、各层级能够各司其职,让自己所在链能够“劲往一处使”,“努力去匹配”就可以了。当然,实际中“靠自觉”往往很难,需要“引擎”根据“主链条需求”要求“各职能、各层级”及其所在链去认真“匹配”,去助力主链的“正常运作,不断迭代,以及效益可持续”。
因此,可以得出“对于企业来讲,供应链是牵引各职能、各层级劲往一处使的引擎”,不知您是否认可?一家之言推送出来,供各位探讨和指正。
另外,对于供应链的“流行说”,也可以理解,毕竟是高层的要求,对于营造重视供应链的氛围很有帮助。但一定要努力搞清楚“供应链”的真正含义,只是“人云亦云”是不可能达到“重视供应链”的“初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