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排程:Planning and Scheduling,用于几乎所有制造业,尤其流水线。产品越多样化的企业,计划排程就越复杂。利用算法实现排程的结果不一定符合要求,所以我们还需要评价和优化。”
通过排程工具得出了结果,在结果发布之前,还需要评价排程结果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并想办法优化。以汽车行业为例,通常有以下几个生产阶段:
①焊接阶段:不同的产品会使用不同的工装夹具,这些工装夹具的频繁切换会造成设备效率的降低,所以选择同类结构的产品集中排程。
②喷涂阶段:为了减少喷涂机器人的换色次数,减少危废排放和处理成本,选择同类颜色的产品集中排程。
③装配阶段:为了减少操作人员负荷、同时减少物流规划的浪费,选择不同配置的产品间隔排程。
现在需要根据排程结果,对以上制约条件的满足情况进行统计,我们把所有制约条件进行罗列,先填写排程满足率(指的是排程结果满足制约条件的百分比),再按照与各专业合意的优先级次序赋予每个制约条件评价权重(优先级越高说明制约条件越重要,对总得分的占比越大),再将每个单项的满足率乘以权重,得到加权后的满足率。最终的排程结果评价就是所有加权后的满足率累计之和。
从结果可以看出,排程结果综合满足率只有70%,尤其是排在后面的制约条件单项满足率下降的厉害,这是因为制约条件之间存在冲突造成的,要彻底提高排程结果综合满足率,除了进行算法优化外,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制定多版排程并同时配合软硬件对产品流进行控制。
如果对焊接、喷涂、装配三个环节各制定一版排程计划,并在喷涂前、装配前这两个环节使用一些可以定制的软件+硬件,把上一环节产品流按照对应环节那版排程计划进行“变形”即可。
硬件方面,行业中有两种比较通用的结构,一类是平面平行式多巷道结构,它的优势是造价低,劣势是“变形”能力有限。
平面平行式多巷道结构,只有位于巷道出口的产品才可以用来参与“变形”
另一类是立体库结构,它的优势是“变形”能力强,每一个存储单元都可以用来“变形”,但造价往往高于平面结构。
软件方面,不同的企业会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来设计,可以在公司成立前采购整套生产系统的时候提出这一模块的开发需求,也可以在后期采用定制化咨询服务的方式定向开发。
产品流的生产过程中,这些硬件+软件的变形能力越强,排程时就不担心制约条件间的冲突,结果也就会越好。还是刚才的例子,根据经验来看,如果过程中采取了以上方法,评价结果显著提升到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