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国动态清零奥密克戎,美国加紧拉拢东南亚。
昨天 ,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领导人在白宫举行了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美国提出了气候行动、教育、数字技术发展、海上安全、卫生与健康等方面的合作。东盟十国,覆盖440多万平方公里,拥有6亿多人口,有望在2030年成为除美国、中国与欧盟之外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不仅贸易总量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而且这个地区正在建立一整套规则,目前都没有美国的份儿: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DEPA)。自2009年起,中国一直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之前有一种担心是中国制造挤占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但在中国真正融入到全球分工后,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互利融合日益深化。
在2018年前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第三阶段,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开始重构。随着产业升级,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东南亚转移。中国不仅为东南亚国家带去了订单,还带去了技术、资金和人员。
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越南,成为其中一个最大的受益者。中国与东盟内部协作,面向第三方的货物出口比翼齐飞,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来自这两大经济体的合作共赢。而且中国与东盟、中国与越南越是密切,它们对第三方赢的越多。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蔓延,这一趋势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加速了。2019年,东盟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超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8782亿美元,是同期美国与东盟双边贸易3790亿美元的两倍多。越南作为东盟典型的出口经济之一,增速亮眼。
今年以来,因为欧美国家纷纷从疫情的封锁中开放,加上东南亚国家今年以来也在适应新冠病毒方面走出自己的路径,中国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而且在向海外转移。奥密克戎病毒在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传播,尤其是在上海的肆虐,加剧了人们担心供应链从中国市场迁移到像越南、印度这样的国家。这也就是前段时间,为什么很多人发出越南成为世界工厂、抢走的中国供应链的尖叫,好像中国男足又输给越南一回。越南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劳动力充足、年轻、成本较低,国家政局相对稳定,贸易和投资政策日益自由化。但有几个因素限制了越南的上限:生产高度依赖外资,人口规模小得多,技术还处于引进与学习的阶段。这决定了它只能承载有限的转移,建立较简单的加工产能,满足较初级的需求,目前只能切入价值链上相对较低的环节。
许多人拿越南与广东相比,其实越南GDP目前充其量相当于广西。
根据越南配套产业协会(VASI)的数据,到2021年,越南只有300多家纯越南配套产业企业,为跨国公司的越南工厂提供零部件。目前,越南国内电子行业近90%的元器件需要进口。
于是中国成为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越南从中国进口大量电子产品及零部件、机械产品及零部件,还有化工产品与纺织原料,然后组装加工后销往美国市场。
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但越南对美出口的巨大红利,还来不及放进自己的口袋,就得拿出来弥补与华贸易的巨大逆差。
2019年,越南对美国顺差激增,对中国的逆差也激增。在中美贸易战激化后,美国更急迫地寻找替代市场;而中国企业也需要把制造环节迁出,以绕过美国的贸易壁垒,也消化过剩的产能。这种美国口袋出,中国口袋进的游戏更为明显。最终,2021年,越南贸易总额6685亿美元,实现顺差40亿美元,算是为中国经济“打工”。产能转移,不等于将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从中国完全剥离出去。创造越南的出口贸易“奇迹”的,主要是外资企业,其中就包括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
尽管中国还不是越南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来源国,但近年来,中国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正在加速。2020年,约为19亿美元,占越南当年GDP的0.7%,仅次于韩国、新加坡与日本。韩日企业在越南投产,有降低成本的考虑,也有分散供应链风险的考虑。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下的竞争,也要降低成本,增厚利润,在国内更有效地投入研发,实现技术与产业升级,开拓新兴产业。随着西方主要跨国公司将供应链从中国分散或者延伸到新的市场,供应链上的中国企业,同样可以把制造延伸到新的市场。
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立讯精密等苹果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在越南布局。2018年前,越南的苹果产业链中,没有来自中国本土的跨国企业。2021年,在越南投产的苹果产业链公司,中国企业7家,占比达到了1/3。
进入越南的中国企业,采取“中国+”的模式,中国技术+当地资源,中国资本+当地产业工人。充当世界工厂的中国企业,实现了技术升级,在本土保留较高附加值产业的同时,将低价值环节转向了成本更低的越南,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个车间,这样可以继续赚美国的钱。越南是东盟的缩影。东南亚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与中国存在较强的出口替代关系;但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协同关系远胜于替代与竞争关系。整个东盟,都成了中美贸易的新前线,在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内部创造红利的同时,也在从欧美市场赚钱。
除印度尼西亚等以大宗商品出口为主的市场外,中国对东南亚主要国家呈明显的贸易顺差;而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贸易逆差却在逐步增大。随着东南亚产能的持续修复,以及RCEP的逐步深入,叠加中国防控疫情更加科学和常态化,世界工厂的机器恢复运转速度,东盟有望为中国的出口贸易带来更多增量。东盟自身也逐步实现向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跨越。
中国与东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和最有活力的市场。美国是越南和东盟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东盟最大的FDI来源国,当下急于扭转在东南亚经贸领域的被动局面。
拜登政府去年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IPEF)计划。其东南亚的经贸战略,重点之一应该是从中国转移供应链。越南是否会翅膀渐硬,可拭目以待。预计美国最早将于5月份启动IP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