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在上海,和一位在深圳从事材料科技领域创业的大学同学电话聊天,了解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供应链全球化的案例:同学公司的设备产品有一个重要的控制器单元是从日本进口,但疫情期间这家日本公司的产能严重不足,了解下来,发现这个控制器单元的芯片是在江苏的一家企业进行封装然后出口到日本,而芯片原材料是来自于海外,江苏这家企业的芯片进出口过去都是在上海口岸,而受到上海疫情的影响,这家企业的产能也受到了限制进而影响到了深圳的同学企业,购买同学公司设备的客户分布在美国、印度、香港和国内,而通过同学公司设备生产的最终的产成品又通过线下零售卖场和线上平台销售给全球各地的最终消费者,显而易见的也受到了影响。亚马逊河上蝴蝶扇动的翅膀最终兜了大半个地球,引起了飓风。这就是供应链全球化。
那么在“蝴蝶效应”的影响下,产业链的各方又是如何化解危机的呢?同学的企业开始寻找来自德国、美国和国内的控制单元供应商的替代产品;日本的控制单元生产商开始寻找替代的芯片封装企业;江苏的芯片封装企业开始寻找上海口岸之外的物流路由...而整个供应链环节担任流通功能的物流企业需要重新匹配货主、收货人、船司、航司、卡车运输公司、口岸、海关等等关键节点形成新的路由,并且要确保新路由途径下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畅通并且以高效和可视化的方式保障服务质量。可以预见,在当前复杂政策和市场环境下,这种敏捷的能力会成为常态。那么我们的信息系统或者数字化能力能否支撑“蝴蝶效应”下的供应链敏捷能力,会成为所有供应链企业需要回答的问题。
Gartner在2014年提出了双模IT(Bimodal IT)的概念,把企业IT系统定义为稳态和敏态两种模式。稳态IT强调的是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满足企业业务稳态发展的需求;而敏态IT强调敏捷性和不可预测性,以达到企业业务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图例来源:Gartner 双模IT
回到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把企业的制造、财务、HR等等领域的应用划分为稳态系统,其流程相对固化和稳定;而客户、供应链等等环节划分为敏态系统,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迅速调整和适应,举例来说,当你的客户发生了变化,如果还需要通过接口的方式去把客户的订单导入到自己的TMS系统中在周期和人力投入上都是很难匹配的;当你的承运人和口岸发生了变化,如何快速的完成报关和订舱并完成新的供应链全程可视化?可能只有通过人工。
稳态的系统建设强调的是流程和业务的匹配,是计划驱动的,需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决定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是“蓝图设计”。简单的说,既不是通过软件把企业现有的流程电子化,也不是让企业的业务实践适应系统,而是要根据行业最佳实践和企业自身情况设计出企业未来的业务流程--蓝图,然后系统的逻辑和企业的作业流程都面向蓝图,这样就会避免业务和系统“两张皮”的情况;
而敏态的系统强调的是敏捷和灵活,是市场和业务驱动的,需要的是相对敏捷甚至去中心化的治理方式。在稳态系统作为骨架的前提下,敏态系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未必不可取。
1.在稳态系统建设过程中,预留足够的API。把更多的公用功能抽象为API组件,方便应用发生变化的时候作为能力组件被灵活调用;这也是华为发布的“应用现代化白皮书”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图例来源:华为 企业应用现代化白皮书2021
2.重视PAAS层的能力。PAAS的核⼼在于企业能⼒的共享复⽤,通过PAAS层的编排,可以迅速的把能⼒组件搭出需要的应⽤。
图例来源:Thoughtworks现代企业架构框架白皮书
3.低代码/零代码易用性的能力。敏态系统需要快速部署,通过供应商和IT团队实现难免周期过长,业务人员熟悉业务,掌握“低代码/零代码”能力后迅速的解决问题,代表“技术平民化”的重要趋势;
4.RPA的普及。RPA不是结构化系统的替代,而是有效的补充。RPA所代表的数字自动化能力会有效减少供应链环节人的认知过载。RPA在双模IT下敏态系统中的建设中至关重要,会成为解决各种系统打通、数据搬运等长尾和碎片化需求的利器。在选择RPA应用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一是易用性,业务人员能否通过RPA编辑器自己完成自动化场景搭建的闭环;二是持续挖掘RPA场景的COE能力如何获得?RPA+低代码开发平台+BI未来也许会成为敏态系统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
图例来源:云钠科技行业研究
5. 云原生的部署方式。未来的系统不会再有云化和本地化之分,只有快与慢之分。很难想象敏态的系统还需要本地部署服务器和数据库。对数据特别敏感的企业,可以把财务等关键信息放在稳态系统本地部署,⽽把时效信息放在云端部署的敏态系统之上。
6. 最终的统一治理。虽然敏态系统可能采⽤的是⼀种敏捷快速的建设⽅式,但并不代表没有治理体系杂乱⽣⻓。IT团队要密切关注敏态系统的功能点,对于已经相对固化的流程和功能,可以抽象出来作为稳态系统的建设需求进⾏统⼀规划和治理。
可以想象,当蝴蝶再次扇动翅膀的时候,我们的制造企业可以迅速把稳态系统中生成的采购订单通过敏态系统进行外发,而我们的供应链企业可以迅速的通过敏态系统获得上游的订单并在自己的稳态系统中转成运单,再通过敏态系统完成各种运力匹配和预订,进而采集各种供应链状态信息并高效的反馈给客户,并把最终结算和财务信息生成在自己的稳态系统中。这就是“蝴蝶效应”下供应链双模IT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