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沪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显示,上海以82.79的总得分继续排名第三,与新加坡和伦敦的差距继续收窄。
当天,2022年“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举行。与会专家表示,上海要努力把握航海事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抓住绿色低碳智能变革新机遇,加快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
201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首次面向全球推出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指数至今已连续发布9年,在业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成长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上述仪式上,上海市虹口区区长胡广杰、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上海证券报社董事长叶国标、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发布《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
最新结果显示,2022年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前十依次是新加坡、伦敦、上海、中国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
新华·波罗的海全球20大航运中心城市
与往期相比,整体排名的变化幅度较小。一方面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已逐步沉淀,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性格局;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大批港口码头的建设项目进展较慢。
从前三强看,新加坡起步源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凭借完善的航运生态体系做大做强,领先优势显著;伦敦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航运服务能力,继续稳居次席。
自2020年首次跻身前三名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日趋稳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报告显示,上海得分为82.79,较前两名差距为12.09和0.25,较2021年的15.02和0.38继续收窄。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十二连冠”、中国船舶集团总部落“沪”、全球最大型24000TEU集装箱船顺利出坞、首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举行……过去的一年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目前,北外滩所在的上海虹口区已集聚了4700多家航运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97家航运企业,国际中转枢纽地位持续凸显。
在集装箱吞吐量等“硬实力”指标一马当先的同时,物流业务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申城,吸引了涵盖航运经纪、海事法律、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信息咨询、航运文化、航运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产业链各环节落户,进一步提高了上海航运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
以航运经纪为例,2021年上海航运经纪公司数量超过迪拜,跃居第四名,对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显现。
图表:2021年全球航运经纪公司分布数量排名
航运服务是评测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水平的核心驱动因素。指数从航运经纪服务、航运工程服务、航运经营服务、海事法律服务、航运金融服务五个方面评价各城市航运“软实力”的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伦敦、新加坡、上海再次占据前三名,其中2022年上海航运服务得分79.08,与新加坡的差距为7.53,较两地2021年分差(12.7)明显收窄。
图表:2015-2022年航运服务排名
“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能够吸引最好的国际人才的地方,应该具备健全和透明的法律体系,并且以高效的法院和仲裁服务为后盾。”波罗的海交易所首席执行官马克·杰克逊表示,指数中所涉及的各样本城市都有各自的优势领域,一个成功的航运中心提供了国际船东需要的一切,成为连接船东和货主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世界级的金融、法律、船舶经纪、科技和船级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上海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达到12.6万标箱,已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5%以上。
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港航加速数字化成为大势所趋,全球供应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事实上,从无人重卡、智慧港口到无纸化放货,上海一直是探索港航业数字化转型的先驱。在洋山港,上汽的无人重型卡车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中与港口地区的其他智能化设备“完美协作”;在临港,上港集团联合华为首次将F5G技术应用在港口超远程控制作业场景。去年,中远海运等发起成立全球航运业务网络联盟上线了首个应用产品“无纸化放货”,将进口货物办理完成单证手续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个小时。
报告指出,未来从船舶管理、航运经纪到港口运营的方方面面,其决策系统都将离不开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作为辅助。
此外,国际航运业作为占全球排放总量3%左右的产业板块,要达到《巴黎协定》中规定的目标,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报告建议,港航业应当积极拥抱数字化,吸纳更多的人才与技术,探索行业的未来业态,“如何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是上海不断提高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此前印发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庄木弟表示,建设航运强国、交通强国的新航程已经起航,上海将与广大航运事业的建设者们一起,为构建枢纽门户服务升级、引领辐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有力、资源配置能级提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新格局而不懈努力。
在指数持续发布的第九个年头,项目组根据行业最新趋势适当调整指标体系,最新一期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并首次发布全球20大国际航运中心榜单,务求全面反映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见证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基本建成,见证了上海航运综合影响力、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梁智勇表示,该指数的持续发布,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航运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际航运中心科学发展,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据介绍,除上海主会场外,指数今年在地中海区域重要的样本城市雅典-比雷埃夫斯设置分会场同步发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比雷埃夫斯港未来将在世界航运供应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和希腊之间的文明、经济和友谊之桥。
波罗的海交易所CEO马克·杰克逊视频连线称,成功的航运中心一定拥有具备广泛联系网的高效港口,并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港口服务环境。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提及的城市都各有所长。一个可以提供最好的律师、经纪人、银行家和船只保险商的城市,总是会成为全球贸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7月11日是第18个中国航海日。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张为在现场宣布中国航海日上海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中国航海日”是我国涉海领域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法定节日,在弘扬航海精神,传承航海文化、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和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意义重大。今年,交通运输部将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确定为“引领航海绿色低碳智能新趋势”,凸显了新形势下航运业发展的新要求。
为庆祝这一节日,上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和群众活动,包括明星船舶云开放、航海科普云讲堂、航运文创云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