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次,我和一家供应商的销售经理开会,双方讨论合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话题。
在讲到预测的时候,销售经理说我们提供的预测信息不是很准确。我接着就问是哪些物料的预测数据不准确?偏差幅度又是在多少?
可惜的是,销售经理拿不出数据,只说是他手下的人告诉他的,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我听到这话有点失望,本想当面指出对方工作方式上的不严谨,但这位仁兄也算是公司销售部门的一把手,碍于情面,我也就不好意思说得太多。
我只能建议销售经理在会后把有疑问的物料号发邮件给我,我调查清楚后回复供应商关于预测数据的问题。
会开完了以后,我心里有一种不可描述的感觉,似乎感觉我和销售经理的思维方式不在一个频道上面。
有点像武林高手之间过招,我发出了一招,但是对手不接招,却用了一种潇洒的姿势避开了。
可能销售部门老大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做商业布局,如何为营销造势,如何来打开市场。至于预测数据哪里不准确,这种太过于技术方面的问题,是不值得他进行深入研究的。
想到这里,我也就慢慢开始释怀了。回过头再看看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有”局限性”的。
这种“局限性”可能来源于长期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对于数字方面比较敏感,分析问题喜欢刨根问底,实施方案前总会前思后想。
我的这种思维方式说不上好与不好,从结果来看,还是挺适合做目前的工作的。
当思维方式一旦成为一种定势时,就会变得固化,从而演变成一种工作上的价值观。
我和工作中结识的小伙伴们只要交谈几句,就基本能够分辨出这位是不是和我说同一种语言的人,沟通是不是在同一个频道上。这些都是根据工作价值观做出的判断。
那么供应链从业者应该具有怎样的工作价值观呢?
马云曾经说过,”管理是一门科学,领导是一门艺术”。
供应链管理既然是科学,那就是要讲究严谨和客观,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说流程。
由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和终端客户组成的复杂供应链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流程,SCOR -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就是这方面的最佳实践。
如果用一句大白话来解释什么是流程,那就是把我做事的过程写下来,然后我也是严格按照我所写的过程执行的。
另一个反映供应链管理特征的是数据分析,供应链所有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的。
比如说我要给供应商下一个采购订单,具体要订多少数量的原材料,这绝不是拍脑袋或是根据经验得出来的。下单的数量要既不会产生过量库存,也不能造成生产线缺料,只有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后,才能做出一张合理的采购订单。
供应链从业者应该有的工作价值观可以总结为这四个字”客观、求实”。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基础。没有花里胡哨的吹嘘,只有朴实无华的努力。
供应链从业者该如何来实践这套客观唯物的价值观呢?我向大家介绍一套起源于日本的制造业的方法“三现主义”(San Gen Shugi)。
所谓“三现”,指的是现场(Gen-ba)、现物(Gen-butsu)和现实(Gen-jitsu),以及相关的证据和数据。
三现主义可以理解为:了解真实发生了什么,去到它发生的现场,检查真正的原因。
三现主义是从日本制造业中推广开的,就让我们举一个生产过程中的例子。
车间生产线上发现了不合格品,如果运用三现主义去分析,具体的方法是用 5W2H分析法。
What:缺陷是什么?需要好件和坏件的对比
Who:谁发现这个缺陷?一般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
When:什么时候发现缺陷?精确到几点几分。
Where:哪里发现缺陷?在哪条生产线,哪个工位上发现的。
Why:为什么它会发生或未被察觉?
How many:多少缺陷件?
How:怎么发现的?眼睛看到的,还是其他方式?
实施三现主义的一些关键要点:
现场:搜寻并观察所有可能造成问题的因素,与问题被发现时在现场的人员进行直接交流。
现物:不相信未经核查的任何信息,看到实物之前怀疑每一件事情。看到实物以后,才能进一步讨论问题。
现实:知道问题在哪里,是怎样发生,什么时候发生,搞清楚这些是为了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
在供应链管理中也同样可以运用三现主义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让我们再来举一个例子,这次的场景是客户订单交货。
想象一下,眼看着提货的卡车马上就要来取货了,但是仓库里还没有足够的成品可以发货。这个时候销售客服就要出场了,他将使用三现主义找到问题的症结。
现场:第一个现场是成品仓库,检查是否有未包装入库或者未打好托盘的货物。如果都没有的话,说明产品还没有做出来,那就需要上生产线来调查情况。销售客服必须很清楚产品是在哪一条生产线上制造的。
现物:在生产线上询问操作工人为什么订单数量仍未完成的原因,核对产线是否在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生产。
现实:如果产线没有按照计划在做,或是生产效率低于标准目标。销售客服就要了解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主要的原因可能有这几种,原材料短缺、设备故障、操作工人不足等等。找到问题根本原因以后,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采取行动,尽快完成生产,满足订单发货的需求。
三现主义是一个很经典的方法论,提供了寻找和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它可以直戳我们企业管理中的痛点,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干扰。
现在有很多关于日本制造的负面新闻,包括了神户制钢所的造假门风波,高田气囊缺陷导致的大规模汽车召回,三菱汽车篡改燃油经济性测试数据等等。日本制造原有的高品质光环瞬时黯淡了不少,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人设崩塌。
我的看法是这样,理念没问题,人出了问题。比如丰田提出的精益生产理念,或是在上文中谈到的三现主义,这些都是经过了很多公司在很多的国家验证过的方法论。
如果说在执行过程中出了些问题,很有可能是具体负责操作的人没有严格按照流程在做事,人为的因素可能性更大一点。
至于这些日本问题企业,为什么要伪造篡改数据,我不得而知,此话题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在供应链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管理者如何进一步实践三现主义?我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和大家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