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发以来这两年世界发生了很多改变。地缘政治的竞争和战争改变了全球供应链,西方很多人开始反思和试图重构供应链。从offshoring 到 nearshoring,从努力和中国脱钩和“去中国化”,我们熟知的供应链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这个话题太大,没打算写成万字长文。细微之处见真章,挑选了8月美国进口前20大货品的数据,对比中国和越南这两个offshoring 最有代表的国家的变化,最后再看一下西方媒体热捧的near-shoring最佳代表墨西哥对美贸易的最新情况。
今年8月是对美集装箱贸易的转折点。在这之前,每个月的出口还保持逐月增长,到了8月(到港日),中国出口美国首次出现微跌,比去年同期少了1%。
出现跌幅的原因各种文章已经分析过很多了,不用在此赘述。货量少了1%,同时运力大幅增加(去年后半年名义上的运力投入+塞港缓解释放出来的实际运力),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运费快速回落。
在美国零售消费进入“后疫情”时代和媒体热炒的“去中国化”背景下,中国出口美国的前20大类货品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不出所料,家具类货量下跌明显,同时汽配类也开始下降,说明之前美国一直缺货的汽配业也开始饱和了。机械和电器类货量保持不变,玩具类,服装鞋类则出现巨额增长,进一步印证了“后疫情”时代的社交类消费需求的旺盛。餐饮和旅游业恢复,极大地带动了纸制品的进口。
有意思的是,出现大幅增长的商品(玩具,服装鞋类)并非科技密集型产业,在美国政府加大高科技产业“去中国化”的同时,日常消费类商品的进口来自中国的比重在“后疫情”时代并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在中美政治气氛紧张的当下,美国仍处在“去库存”的市场调整中,订单减少,中国对美贸易还要面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竞争。最近美国强势加息,美元变强,虽然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有帮助,对于那些用人民币交易和结算的公司来说,贬值造成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整体形势还是不容乐观。
再看一下西方媒体的宠儿:越南。8月越南出口美国总体货量下降多达10%,打破了越南“取代”中国的神话。究其原因,也很简单。2021年8月,越南家具出口美国占总量的比例高达48%,接近一半了。“一招鲜吃遍天”的风险在于哪天这招就不鲜了,就像现在。美国“后疫情”时代家具销售迟缓,由此零售商库存太高,进口量大跌。越南8月家具出口大降34%,直接拉低了整体出口,真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在其他商品(电器,鞋类,服装,玩具)的出口赶了上来,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缺。可以看到,越南同期增长的商品种类和中国几乎重叠,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越南对美出口还将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
最后看一下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墨西哥。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美国和墨西哥的贸易更多是通过边境贸易进行,不过还是看了一下海运部分。今年1-8月份,墨西哥海运出口美国货量下降11%。从出口的商品上来看,货量最大的就两类:机械和农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塑料制品和家具类的增长明显,虽然总量还无法跟中国和越南比。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面临其他国家的竞争,就像越南也正面对其他国家(近的像柬埔寨,远的像墨西哥)。资本逐利的本质决定了全球化不会消失,改变的只是贸易的版图和为之服务的供应链。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美国推行near-shoring(近岸化)的首选之地。
上图仅仅是海运部分,并不是占最大比重的那块。没有找到2021年的数据,只看到了2020年美国从墨西哥进口的总量情况。可以看出,有超过60%的货量都是机械类和汽车类。在美国销售的汽车,很多都是墨西哥工厂制造。地理位置的便利可以使一个汽车配件来回美国边境数次,是美国边境贸易的主体。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美国车架供应一直很紧张。由于美国对中国产的车架征收200%以上的关税,美国本土的产能又不够,现代设在墨西哥的车架厂吃了一波红利,拿了不少订单。另一个贸易大类是农产品,跟墨西哥交界的美国州(比如加州),很多蔬菜水果都来自墨西哥。
这是另外一个统计机构2021年的数据,汽车和汽配占美墨贸易的绝对主体。
source: ustradenumber.com
墨西哥发展near-shoring 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早前美国财富杂志的一篇长文披露了墨西哥制造业的各种弊端和不足。任何贸易结构和格局的改变都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除了政治因素的考量和影响外,更多的是一笔经济账。在去年夏天美西运费高达18000的时候,清楚记得有个从中国进口厨房小家电的客户信誓旦旦说要和几个朋友在美国或者墨西哥设厂,因为物流成本实在太高了。如今运费已经回落到2000了,不知道他还有没有在美国或墨西哥设厂的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