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近几年挺火,但最近将其推上风口浪尖的却是趣店的老板罗敏,虽然罗敏因为校园贷“原罪”的缘故从预制菜领域铩羽而归,但他却让预制菜这一概念被更多的人知道。跟罗敏同病相怜的是舌尖英雄的创始人陆正耀——舌尖英雄是陆正耀离开瑞幸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近来也频频关店……这似乎预示了预制菜市场是块难啃的“骨头”,想分食并不容易。
但风口就像赌场,有人离场,就有人进场。近日仍不断有“大佬级”玩家进入预制菜领域。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前S-team成员郭庆将最新创业项目锁定在预制菜,其品牌“火星大陆”专注于RTH/RTC(快手菜/自热食品);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升级了预制菜产品,继续深耕这一领域;农夫山泉也发布过4款“即热米饭”新产品,积极布局预制菜赛道;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表示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顺丰集团也正式发布公告: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全面布局预制菜行业。
那么,预制菜到底是不是一个新的造富风口?对快递物流行业来说有哪些机会?
01
预制菜:一个新的行业机遇?
就目前而言,预制菜在不少人眼中是很大一个金矿!那么,什么是预制菜?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所以预制菜也叫半成品菜。其实预制菜并非新生事物,只不过之前更多常见于B端餐饮市场中,帮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2014—2019年,预制菜主要随着外卖平台的发展而爆发,年复合增速一度达到30%。2020年疫情的突发虽阻碍了预制菜在B端的消费,却意外进入C端消费者的视野,走进人们的餐桌。
自预制菜成为市场风口之一后,多家投资机构“闻风而动”,抢滩布局。根据企查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涉及预制菜肴加工的企业还仅有1400家,现在市场上预制菜企业大概有7.3万家左右,其中2020年就多了1.3万家左右,2021年新增4212家。资本市场上,2013—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其中红杉、高瓴等头部资本相继注资。
那么,预制菜为什么突然爆火?这里面有消费者生活方式转变的原因,有城市快生活节奏的原因,也有因疫情导致的居家和“囤货潮”等原因。那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呢?据艾媒咨询调查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而顺丰入场,并且全力布局,无非也是看中了这一增长的态势。在本刊采访时,顺丰相关负责人称其为“下一个万亿蓝海市场”,认为随着预制菜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将会引起食材供应链及食品物流的运营形态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催发对快递物流的强烈需求,尤其在仓储服务、B端冷链和C端物流方面。
其实,不止企业心动,随着预制菜爆火,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3月,广东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是我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4月,山东潍坊提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制定一揽子支持政策,力争3年内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在企业、市场、资本和政策的持续推动下,预制菜市场被越端详越大。
02
机遇:物流企业能做什么?
不管未来发展怎样,目前预制菜市场发展必然需要快递物流的支撑,尤其当前有若干商家通过电商、直播等渠道销售预制菜而带来大量订单。因此,无论是到个人,还是到小商家的物流配送,都将催生大量的快递业务需求。
那么快递物流企业投身其中,到底有何抓手?众所周知,一个企业切入一个新的赛道,通常的方式是找到这个行业的痛点,并且有能力解决这个痛点。顺丰在布局前后经过仔细研究分析,认为预制菜的产业结构虽完整,但从上中下游产业链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痛点。例如,在上游存在粗分标准损耗大、专业化设备利用不足等问题;在中游存在冷冻设备不足、仓储单一或运输无法满足及卫生检测检疫等问题;在下游存在物流成本偏高、多渠道库存无法共享、门店补货能力欠缺及供应链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顺丰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仓储、物流配送等痛点,顺丰提供了对应的物流解决方案,如生产端—消费端的一体化供应链、针对餐饮门店提供统仓共配、B2C全渠道一盘货。同时基于多渠道库存无法共享、门店补货能力欠缺等痛点,顺丰通过科技助力,为商家提供销售预测、仓网规划及智能路由等服务。
具体来说,针对预制菜快递物流方面的痛点,顺丰是这样一一击破的:针对预制菜产业链条长、环节多的痛点,顺丰首创行业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其依托精细化的仓储运营能力,首创行业“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快递配送+同城配送”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打造食品溯源系统和全程仓储运输温湿度实时可视化监控系统,确保预制菜品的安全、新鲜,全面提升全渠道履约能力。
针对餐饮门店规模小且分散,还要求配送及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顺丰整合众多商家和商圈,打造统仓共配方案。该方案可通过统仓多温串点共配、智能排线及全程实时温控,实现多商家、多商圈共同运作,保障商品高效、安全、成本最优;在共配模式下,商家可进行多批次、小批量订货,能够实现资源集约成本最优。
针对多渠道库存无法共享、门店补货能力欠缺等痛点,顺丰打造了B2C全渠道一盘货方案,对接多元化电商渠道,助推C端市场。该方案可实现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微信等全渠道库存共享,统仓运作,统一入库、存储、分拣、打包、配送,加快商家库存周转,以此降低库存压力及备货成本,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全面提升客户满意度。
基于上述措施,顺丰不仅满足了产业链上游短驳到仓、冷运大件到港,中游全温层冷链仓储,下游高效同城速配等需要,还助力预制菜企业全面打通供应链。
03
挑战:入局后的企业应当注意什么?
每一个风口都会有“猪”飞起来,也有被摔惨的,目前预制菜引发的热潮正在朝快递物流领域袭来。顺丰入局后,很多物流企业也在观望,甚至摩拳擦掌。但能不能参与,如何确保自己入场后是不是飞起?这是欲入局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参与到预制菜的快递物流企业除了顺丰,还有京东物流、圆通等。
其实,顺丰入局预制菜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自身已有的基础优势,顺丰除了有全国的冷链物流体系和全场景定制化的服务能力,在具体业务上,早在两年前,顺丰同城就通过上线“丰食”项目,正式进军外卖市场,吸引了包括德克士、必胜客、味千拉面、西贝、真功夫、俏江南等近百家连锁品牌入驻,“丰食”在商业运营上和预制菜并无二致。而另一个项目——同城急送年付费商家规模达到29.9万家,同比增长31%,累计服务品牌客户超2900家。而这两个跟“预制菜相关的业务”的迅速发展,是顺丰全面布局预制菜的把手和底气。
同样,今年京东物流也加速抢跑预制菜赛道,宣布把预制菜纳入战略扶持品类,并提出“未来3年打造20个销售亿级预制菜品牌,打造5个销售过5亿级预制菜品牌”的目标。其推出的“预制菜专属解决方案”,依托的也是其遍布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发挥干线、仓储、配送、包装、科技等能力优势,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从商品生产储存到打包配送,从线上业务到线下场景的全程冷链解决方案,而不是盲干和空想。
再来看目前已在部分沿海地区尝试与预制菜公司进行送配合作服务的圆通速递。其基于圆通速递数字化能力,及其具有的冷链能力和网络布局,以及圆通新城配体系的日趋完善,让其完全有能力承接这部分业务。
因此,鉴于预制菜配送有着鲜明特点,新鲜、时效是其最基本的诉求,具备冷链能力、强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的快递物流企业或将更符合其业务需求。
预制菜是个风口,但并非“躺赚”的金矿。对此,也有人并不完全看好这个市场,认为预制菜虽然有便捷、快速等特点,但并没真正赢得年轻人的胃,未必有长远的前景。北京亚冷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白光利就认为,预制菜不会是一个常态的存在,只是个偶尔的调剂品,他对各地政府争相拿地做预制菜中心这一做法并不看好,认为预制菜的未来就是一地“烂尾楼”。
而资本是最敏锐的,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的近况,也许可以给跃跃欲试的快递物流企业一些冷静和思考。比如之前受疫情“囤货潮”的影响,曾涨停的预制菜企业,如今随着大环境慢慢恢复,大多难逃股价下跌的态势。截至8月底,36家预制菜概念公司中,有8家公司披露了半年报。这些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普遍不如意,其中海欣食品、湘佳股份同比扭亏;双汇发展营收同比下降19.9%;金龙鱼、大湖股份、西安饮食等业绩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股价也自上市次月开始走低,较最高点时已跌超60%。
未来,预制菜将如何发展,快递物流企业又将从中获得什么?还需要市场给我们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