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在物流活动中承担着很重要的作用,是进出库的连结,是库存的承载者。仓库管理和仓储状态,往往也是企业运营是否足够卓越的表现之一。
而KPI是很多企业的管理之道。通过KPI,对关键点进行考核,驱使相关方面提升表现,就是KPI的主要目标。
各式各样的KPI见不少,而笔者也在相关的讨论群见到有人咨询过如何设立仓库管理的KPI或者对仓库经理如何设立KPI。
KPI有时是抱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你想看什么就要考核什么。如果你想看仓库作业人员的出勤,那么考核出勤率;如果你想看仓库的SKU管理准确与否,那么设置库存准确率。
当然,一大堆考核充斥着,诸如人工卸货效率,叉车司机上架作业效率,拣货效率,破损率,质量事故率,账物相符率。
当然,仓库本身承担了各式各样的任务,而仓库作业人员也各有安排和职责,对此一一设立KPI是有道理的。但是,从一个供应链的整体来看,仓库运营要起到对供应链运营促进的作用,那么为此要设立相应的KPI。
供应链运营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一是现金周转率,另一是利润率(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毛利率)。
那么仓库的KPI,实际上也应该从这两点着手,去帮忙提升现金周转率和利润率。
笔者推荐三个主要的KPI指标。
它是1-盘点差异/盘点库存的总额后再乘以百分比。这个计量可以选择为SKU数量,又可以金额。假如库存有1000个SKU , 而有10个SKU发生差异,不管是多了还是少了,也不管多了/少了的数量是多少,只要彼此不符合就是差异存在。那么这个时候,库存准确率= (1- 10/1000)*100% = 99%
库存准确率和利润率存在重要关联。库存不准确,导致存货金额增加或者减少,都会影响利润率。因此,它和供应链指标存在重要的挂钩,是仓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KPI。
至于,有些企业会因此在此基础上增加设立入库准确率,出库准确率。
库存,实际上是供和需之间的产物。相应地,仓库中的存货,是入库和出库的产物,因此,一旦入库和出库出现问题,是影响到库存本身的准确率了。当然,这并非百分百必然,不过KPI中的K,是KEY(重要,关键)的意思,所以设立KPI考虑的是精简和主要,那么不设立出入库准确率的考核,也是无妨。
出库实际上多是一个发货行为所覆盖的,那么是否纳入考核,值得商榷,不过关于这点,笔者放在后面谈一下。
仓库承载着订单执行的角色,根据订单不同的安排发货,从而满足客户需求。有些企业设立的是客户满足率,有类似的意思。
发货及时和供应链指标现金周转率挂钩。现金周转期简称C2C(cash to cash),涉及三个部分,是应收账期,应付账期和库存持有时间。
公式为 现金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期-应付账款期;
比如某SKU,存货周转期是50天,应收账期是30天,应付账期是40天,那么它的现金周转期就是50+30-40=40天了。
发货的及时是存货周转和应收账期的重要保证,当订单释放到仓库让其执行,假如这个执行时间多一天,发货时间延迟一天,就意味着存货时间多了一天,客户收到货时间延迟一天,也非常可能导致应收账期也多一天,最终导致C2C的时间延长了。
这个发货及时率在另一方面关系着对客户的承诺,对订单的可承诺交期的回应,同时也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表现之一,因此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这个和之前第一点谈及的出库的准确率具有相当的类似,不过从更具体的来看,这个是仓库运营的一个监督性指标。既和供应链的C2C指标关联,也和利润率有关。
订单执行意味着当订单释放到仓库,仓库需要识别订单内容,安排拣货等手续,并实现发送。一旦过程中出现错误,就意味着订单执行的时间拉长,而发货错误肯定也影响了利润率。
订单执行准确率既然是对仓库流程后的结果的考核,也就是说,它也是对仓库流程的监督,有助于提升仓库表现和增强供应链运营的效率。
对于仓库管理,设立的KPI或许很多,但是上述三个重要指标是不能忽视的。
另外,有些疑问是涉及库存周转率的,是否纳入当中。
然而,对于仓库管理而言,这个指标不应是对仓库的KPI考核。库存是供和需之间作用的结果,而库存周转同样也是供需之间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但仓库,乃至仓库管理本身不能对供和需具备决定力。
假如为了提升库存周转,不允许某些时间入库,或者某些事件必须做出库,都不是真正匹配供需行为,更多地是人为地提升周转率而做的某些动作,这样的KPI考核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对供应链运营带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