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联合执法中,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9起。此次整治行动是继今年4月19日、5月29日后上海市的运管部门第三次对货运平台们的联合执法整治。而就在今年,北京、杭州等地也都爆出当地运管部门查处货运网约车或网约车平台司机维权事件。
关于货运网约车,老漂接触的不是很多,直观的印象就是,现在只要走到马路上,不出几分钟总能看到一辆贴着货拉拉或者快狗车贴的货运网约车,车型五花八门,有面包车、平板小货车、4.2箱车、也有7.6平板的、SUV,最多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客运小面包车。
货拉拉们的出现,可以说极大的方便了客户,给市内配送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改变了整个市内配送的市场格局,可以说改变了行业,冲击了很多人。
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搬家公司,老漂记得多年前搬家的时候,还要到网上到处去找搬家公司,而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类搬家公司的车辆,而今天我们搬家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货拉拉和快狗们,搬家公司的车辆似乎少了很多,据说很多搬家公司们被逼关门或转型了;其次就是做短途的专线零担公司们,过去很多厂家和货主们发货都会让这些公司来做,而如今很多货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货拉拉这些平台们,这让很多做短线的专线零担公司们生意大不如前;还有收到冲击的就是就是一些城配公司了,很多适合活跃网约车的B端业务直接被网约车平台们签了。另外,过去的那些路边趴活的个体车们(“黑车们”)很难单独接到活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变成了货运网约车的司机。
货运网约车平台们通过在货、车之间进行信息匹配,提高货方找车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司机增加收入,也让货主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比较。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问题主要集中于网约车(拉货的车)的资质上,目前的货运网约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大多无法获得道路经营资质的,无法从事货运业务。可是在资本的裹挟下,在“滴滴”从违规运行到被认可的刺激下,打擦边球,甚至不惜知法犯法成了货运网约车们普遍采用的方法。而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对于货运网约车也是态度暧昧,可以说大多处于“放纵”阶段,只是偶尔有人投诉就去查处一下,所以这几年货运网约车处于野蛮生长并蓬勃发展态势。
货运网约车的违法运营和被病诟主要有以下几点,车窗广告贴、客改货、无证运营。比如,平台们强行要求司机在后车窗贴车贴,导致司机因违反道路交通法则而被罚款,而平台们的解释是,司机在加入平台时与平台签订有车贴协议,该协议的签订遵循自愿原则,他们和司机的关系是合作加盟关系,司机是否选择加入我们有其自主选择权益。这种解释,一边承认以上行为是违法了,一边在为违法开拓自己的责任,把责任都推到了司机的头上;而至于车辆客改货,和无运营证经营,这些也都是平台们默许的,不出事相安无事,出事了责任依然在司机的头上;至于客货混混载,平台们又无力治理,一旦被抓,责任依然是司机承担。
另外,由于货运网约车们的无门槛进入,加之这几年网约车司机们据说“很赚钱”,这几年加入货运网约车的司机越来越多,所以货源变得越来越少,司机们赚钱也越来越少。而且平台开始收会员费,对会员和非会员企业的区别对待,而导致了各地网约车司机和平台的矛盾越发突出。而网约车平台们开始购买新能源车租赁给司机运营,开始重资产运营,消耗了平台大量现金流,而另一方面平台自有的这些车辆也分流了一些货源,这就意味着平台加盟司机货量的减少,这也家居了平台和司机的矛盾。
而随着菜鸟旗下丹鸟的出现及唯捷、驹马,还有各地方城配企业和新能源车运营企业的的大量出现,这些整合司机资源的平台们的业务肯定会受到了一定程度冲击。
个人觉得目前的货运网约车们已经得到了社会一定程度的认可,目前他们要做的不是继续扩张,而是要做好服务,让自己变得合规合法,而不是依然游离在法律边缘,继续扩张,只能让自己越走越窄,毕竟市场容量在哪里。与其游离在法律边缘,不如主动去适应法律,淘汰掉一些不合规的车辆,也许路子会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