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73家,国营企业有15家,外资企业有1家,合资企业有7家,港澳台资企业有2家,其他企业有2家。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我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竞争充分,市场活力强。
2018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业务着重布局的前三名分别是:干线运输、冷链仓储、城市配送,开展冷链宅配、冷链园区业务的百强企业较少。同时,可以看出当前单一业务类型的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极少,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涉及3-5项业务,涉及业务类型多元,纷纷向综合冷链物流服务企业转型,未来冷链物流发展将向供应链方向迈进。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原百强企业有75家,新晋百强企业有25家,新晋百强占原百强的1/3,一方面体现出当前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不断有新的企业开展冷链物流业务并涌入百强,另一方面体现出冷链物流百强稳定性不高,变动较大,门槛较低。
新晋与跌出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分布在各个名次阶段,但主要集中在71-100名较靠后的阶段,表明71-100阶段竞争激烈。百强波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有:
(1)部分企业客户稳定性较弱、黏性较低,受客户流动性影响导致业务量和营收额降低;
(2)在技术、设备、模式等不断变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3)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综合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受到冲击;
(4)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与海关政策的调整,影响了部分港口型、跨境型等企业的发展;
(5)部分企业未能按时提交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
整体来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人员规模较小,2018年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保持了平稳速度的增长,提供就业岗位数量约7.3万个,同比增长7.35%,人员规模集中在头部,百强企业前15名的员工人数达3.8万人,占到百强企业员工总人数的52.05%,而百强企业16-100名的员工人数为3.5万人。
近5年来冷链业务发展迅速,百强营收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达21.89%。2018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398.24亿元,同比增长53.27%,增幅突破新高;占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的13.79%,百强市场占有率相较于2016年的9.22%、2017的10.19%有明显增加,意味着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8年,冷链物流企业前5名的营收达到139.64亿元,占到百强总营收的35%;冷链物流企业前10名的营收达到214.81亿元,占到百强总营收的54%,头部集聚效应明显;冷链物流企业前30名的营收达到314.07亿元,占到百强总营收的79%;冷链物流企业前50名的营收达到349.92亿元,占到百强总营收的88%。冷链物流企业后50名的营收只占到百强总营收的12%,意味着中小企业占据多数,冷链物流行业仍面临散、小、杂的特点。
2018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收为6751万;2017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收为5550万;2016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为收3469万;2015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为收4187万;2014年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收为3100万。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营收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受经济形势影响入围门槛营收有所回落,此后1年迅速回升,2018年增速降缓实现稳步增长,表明冷链物流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整体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按区域入围企业数量排序:华东>华北>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入围企业数量最多。
按区域百强企业营收排序: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华东入围企业总营收最高。
按区域百强营收均值排序:华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华南入围企业平均营收最高。
华东百强营收占百强总营收比例达44.2%,是冷链物流最为集中的区域,西北区域冷链发展偏弱。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藏车资源方面显示,近5年来百强自有和可控制的冷藏车总量逐年攀升。2018年百强投入使用的冷藏车共计112936辆,较去年增长44.23%,占到全国冷藏车保有量的62.8%,占比较去年的56%有所增长;百强自有车辆共计2.1万辆,占到全国冷藏车保有量的11.7%,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为18万辆。同时百强冷链运输平均月公里数为8438公里/车,与普货运输相比冷链物流运行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冷链物流百强企业冷库资源方面显示,2018年投入使用的冷库共约1405万吨(折合3513万立方米),较去年百强增长10.28%。百强企业冷库总量约可占到总容量的26.8%,与往年百强冷库容量占比基本持平。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冷库总量达到5238万吨(折合1.3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