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深入E-Lane团队 见证一汽-大众物流与生产的美丽约会

[罗戈导读]7月12日,捷达品牌首款SUV车型VS5正式下线,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十万元级德系高品质SUV的背后,离不开公司 E-Lane团队的艰辛付出。

7月12日,捷达品牌首款SUV车型VS5正式下线,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十万元级德系高品质SUV的背后,离不开公司 E-Lane团队的艰辛付出。三年时间,E-Lane团队聚集了生产管理部、规划部、管理服务部和成都工厂生产管理部四个部门人员,他们不辱使命、敢为人先,在推进过程中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历经数千次的探讨,最终形成了E-Lane这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管理生产流程,使捷达单车物流成本节省了约611元,预计仅2019年就可为一汽-大众优化人民币1000多万,成功助力捷达品牌全新起航。

作为E-Lane团队的核心骨干,生产管理部物流规划工程师李实、管理服务部IT开发工程师何庆炎及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赵超越在E-lane项目初期就加入了团队,亲历了E-Lane从无到有的诞生历程。

1 一项挑战与一种信念

在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赵超越办公室里的两块工作看板上,贴满了关于E-Lane项目从目标、保障、物流到落地实施的详细资料。“老有人来让我给讲一讲E-Lane,讲完怕大家不理解,所以做了资料”,赵超越说,“这也是我当时开展E-Lane项目做的规划,一直放在这里。”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赵超越

E-Lane,全称为Equal-Lane,吸取了大众康采恩体系平顺化生产和丰田P链的生产模式精髓,通过智能化管理整个生产流程,精准、高效打通从用户订单到生产再到供应链等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生产和运转效率,它标志着公司真正导入了精益生产模式,开始实现生产成本的最优化。

作为E-Lane项目的重要负责人,赵超越曾任职于一汽丰田,对丰田的P链有着深入的了解。他选择介入E-Lane的初衷源自对E-Lane所代表的精益生产理念的认同。E-Lane是面向未来的,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未来汽车产业需求的现代化制造业物流管理模式,其不仅是公司“提效变革”的重要支撑点,也是践行“2025战略”的重要着力点。

E-Lane项目召开控制委员会

因此,在赵超越正式开始E-Lane项目后,他意识到,“对精益生产的实践任重而道远”。这样的认知一方面来自要敢于突破创新,将精益生产落到实处的战略需要;另一方面,则来自内部对于精益生产思想达成共识。

2 从价值的认同感到使命的紧迫感

作为“提质增效”的全新供应链管理模式,E-Lane是一个从后往前倒推的过程,共涉及10大核心系统,全面覆盖从整车销售订单到拆分零件出库上线11大环节。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公司历史上最复杂、考虑因素最多的系统,必须要各环节紧密配合。“在前期并不容易”,赵超越感叹,“首先精益生产的思想要统一,对E-Lane创造的价值要有认同感”。在E-Lane上线前夕,对思想意识的统一,甚至渗透到了一汽-大众各个零部件供应商。“给供应商都做了培训”,不仅包括E-Lane开展后业务流程模式变革的培训,“最主要的还是思想意识统一的培训,增加大家的紧迫感。”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东工厂总装物流仓库

紧迫感来自于通过E-Lane实现业务流程变革,达成“共创”与“共赢”的使命。在成都分公司东工厂共有48条链区,物料按E-Lane的IT系统计算分配的数量、时间到达后直接分解上线。每条链上供应商的物料到达数量经复杂的计算后要实现空包数量最少,物料到达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分钟。这需要供应商,生产管理部、规划部、管理服务部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同时也需要一个科学的算法。

开链指示上线

算法的开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整个团队面临的是新项目的技术性问题,工作中的某一个具体参数,我们要设计它影响哪些计算,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多个参数如何互相作用”, 负责核心系统OTDS订单时序与需求计算建设的IT开发工程师何庆炎说,“我们再从头梳理一次”是团队内部讨论时最经常说的话。“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在何庆炎看来,E-Lane项目的开发,让团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一汽-大众管理服务部IT开发工程师何庆炎

可以说,E-Lane团队走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因为业务部门一个逻辑的错误、IT开发人员一个代码的遗漏,都可能成为项目的致命隐患。但正是这样的挑战,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一汽-大众人为之昼夜奋斗、聚力攻坚。

E-lane所有IT系统正式交付用户前测试

E-Lane最终能在短短三年内正式实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E-Lane团队拥有众多执行力出众的优秀人才。他们一举扭转了一汽-大众物流核心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开创了自主发展之路,为一汽-大众导入精益生产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将责任扛在肩上,这支经由E-Lane项目磨砺出来的骨干队伍也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目前成都分公司生产管理部一半以上的后备都参与过此项目、所有新任主管均来源于项目成员、成都分公司物流领域唯一的中方专家是从项目启动到落地全程参与的骨干、佛山物流规划与管理科经理也是从E-lane项目组走出去的人才。

而在E-Lane项目中担任项目协调人、核心技术骨干的李实则表示,E-Lane项目让团队成员接触了很多本职工作之外的业务,对个人业务知识的积累很有帮助。“对我而言,E-Lane给我带来一些专业上的思考,比如分割链的设计方法、整体考虑上下游业务的衔接和规划,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其实在E-Lane团队像李实这样在项目中思考、学习、进步、成长的人还有很多。

上下一心,生产管理部E-lane团队合影(左三为E-Lane项目协调人李实)

把影响方案落地的问题做到尽早识别、快速分析和系统解决,并充分认识到数字化IT解决方案对于物流模式变革的支撑作用,转变思维,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和方法促进现有业务的改进改善,是E-Lane团队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公司在“提效降本”路上积累的宝贵财富。

3 E-Lane是物流与生产的完美约会

E-Lane迈出了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生产和运转效率的第一步,在赵超越眼中,E-Lane更像是“物流与生产的完美约会”。 这个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比喻背后,是对E-Lane的深刻理解。E-Lane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以精益生产的理念进行整合重组,将订单流、车身流和零件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让物流与生产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数据表明,E-Lane上线运行后,物流面积最终减少50%,物流人员需求将减少67%;同时,成都分公司东工厂4小时车序兑现率已达到了95.7%的行业领先水平,联合车间开展车辆通过时间在线储备降低335台。

然而对E-Lane团队而言,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在实践中继续优化E-Lane系统,如何提升产能爬坡后E-Lane系统的容错率,如何在物流环节通过E-Lane系统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如何在长春、华南、华东、华北基地大范围适应性推广E-Lane系统,这些都是他们将要面对的严峻课题。

E-Lane团队紧锣密鼓地投入下一阶段工作

E-Lane很好地体现了公司跨部门合作与跨专业融合,展现了一汽-大众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公司董事、总经理刘亦功对项目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供应链升级是公司2025战略提出“和谐共进的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公司生产管理部部长窦恒言也评价到,E-Lane的成功标志着一汽-大众物流核心系统从原来依赖进口,转向了自主发展之路,这预示着一汽-大众生产物流体系正式全面开启精益之路。这么多领导的赞誉对于E-Lane团队而言,前方还有更大的山峰等待他们去翻越。

1000多个日日夜夜,20几人的小团队在静悄悄中改变了一汽-大众二十多年的生产物流体系,改变了一汽-大众的运营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E-Lane团队能够让物流与生产的这场约会最终有一个更美好的结果;也有理由相信,E-Lane将推动一汽-大众迈上更高一级的台阶。

4 写在最后

在赵超越的工作看板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专注工作。的确,也正是这种专注务实的精神成为一汽-大众无论在怎样的市场环境中,都能勇立潮头、奋勇争先的重要原因。未来如何在全新的时代下真正实现精益生产,达成“提质增效,将是公司重点的发力方向。

从用户订单到生产制造再到物流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实践,探索、创新。大家用自己的专业和奉献精神推动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就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GE前董事长伊梅尔特:制造企业这件事做不好,一定没出路
下一篇:雷军内部邮件: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小米!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9-05
2023-04-26
2023-04-26
2023-04-26
2023-04-25
2023-04-25
活动/直播 更多

仓储匠人《仓库管理实战力培训》线上课程来啦

  • 时间:2023-03-11 ~ 2023-04-17
  • 主办方:仓储匠人
  • 协办方:罗戈知识
报告 更多

罗戈研究 | 2022中国供应链&合同物流发展报告

  • 作者:罗戈研究

¥:498.0元

热门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