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对物流提出新要求
新零售已经进入下半场,新制造在路上。经过两年的新零售实践,新零售的玩法已经掀开面纱逐渐清晰,即“触客定制化,渠道碎片化,场景多元化,客户数字化,管理统一化”。即将增加的还有生产智能化,不仅仅是商品生产,订单生产也如是。
触客定制化,在过去的两年品牌触达客户的方式不再是以往的线上货架式销售,也不在是线下店面冰冷的陈列。线上千人千面,线下智能互动硬件,以及主题式的快闪店,都在通过沉淀的消费画像,定制最友好的触达方式。渠道碎片化,渠道也不在仅仅是线上渠道、线下渠道,社群、内容、导购、粉丝每一个曾经的触达点都变成了销售渠道。场景多元化,销售的场景已经涵盖了PC、移动、小程序、门店、商超、无人货架、微信朋友圈等,这些渠道大部分都是独立的生态体。客户数字化,以往品牌只能通过电商的方式获取到终端消费者的信息,但随着线下渠道的数字化,品牌商的客户画像已经能涵盖线上和线下的大部分终端用户。
管理统一化,正因为新零售带来的这些改变,后端的运营体系需要支撑多个渠道、N个场景,所以对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一的商品管理、订单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管理成为必要,集约的管理带来的是整体库存的可视化和成本节约。
“全渠道,一盘货”云供应链升级
新零售变革下,渠道碎片,场景多样,管理统一。但目前大部分品牌的线上物流和线下物流还处于分离状态。B2C-RDC服务线上渠道及JIT,更多是面向消费者的物流执行,物流特色为对仓的管理要求精细化,系统要求高,需要管理到每一个订单及SKU,配端主要为快递。而B2B-RDC服务线下经销商或门店,物流特色为仓的管理相对粗放,配端执行多为干线或城配。两者间因为不同的物流属性需求,往往由不同的体系和组织分开执行。因此不管是从系统、仓储资源、配送供应商上均是分离状态,无法产生集约效应,引起物流成本增加。同时各渠道间的库存也是分割状态,品牌商、经销商、门店、线上渠道均持有库存且互不相通,导致库存持续积压。
品牌商需要革新现有物流体系,减少商品在流通中的次数,让货离消费者更近。物流路径可以缩短为工厂到仓网到消费者的最优三级,减少货物不必要的物理流通。所有的商品、库存、订单均用一套系统来管理,全渠道共享一盘货。当一盘货共享在一个仓网体系的时候,促使商家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库存利用率最大化,配送资源集约调度节省成本全程可视。实现库存优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在整个供应链服务流程中,发网通过IT系统将商家各环节数据打通,把品牌、渠道、仓、配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由云仓、云配、云分销组成的云供应链体系。
云仓是整个供应链的基础。目前,发网已建立一张全国120个仓组成的仓库网络, 2019年前置仓数量将达300个。通过仓网直连工厂,帮助品牌商实现“一个品牌,一套库存,全渠道销售,多种交付方式”。实现拥有能同时支撑及服务线上平台、C端、经销商、门店等渠道的仓储管理能力。
云配服务于仓到仓、仓到店、仓到C端的多个场景。仓到C端的配送服务对象为消费者,配送的核心为提升收货时效,保障消费体验。仓到仓或店的服务对象为B网,核心解决的是重复运输,多级经销,分散管理。云配的核心为建立能够同时管理快递、快运、城配、即时配的综合配送管理能力。
云分销建立在全渠道一盘货的大前提下,服务于销售平台,帮助品牌商连接更多新兴渠道。使销售平台专注运营,不碰货,赋能其拥有更多可售卖的,售卖后有优质交付能力的丰富商品。帮助品牌商实现全平台、全渠道销售。
云供应链的核心是科技驱动
发网物流成立12年以来,已获得资本市场认可。从2009年起,先后完成4轮融资,包含远洋资本、钱包金服、晨晖资本、德屹资本,东方嘉富等资方。2018年5月,C轮融资的主要资金使用其中一项便为技术投入。
发网将着力在技术层面推动物流产业发展。运用大数据结合先进软件,基于业务的系统数据沉淀和分析,通过人机互联、设备互联等智能技术实现仓库内的设备、货物和人的数字化。发网建立的大数据平台,包括订单处理、建立库存作业处理系统、建立配送管理系统等。新投入使用的天眼系统一方面用于监控,另一方面将所得数据积累起来用于后期分析处理。在仓内,发网通过运用人机互联、设备互联技术,实现仓库内的设备、货物和人的数字化。同时,通过引进RFID、AGV、自动存储等模组化的柔性智能设备以提升大规模作业效率和订单处理能力。
发网2019年将拥有超过300个仓的大规模智能科技应用场景,全面助力品牌商实现供应链升级,让零售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