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公司托朋友找到我,希望帮他优化库存调拨。作为拥有自有品牌的电商运营公司,他们有5个仓库,眼看着两个小姑娘都做不完手工调拨,调拨工作已经成为工作量瓶颈。
调拨很容易变成大家急着想优化的点。天天出车子运来运去,肉眼可见都是成本,同时本地订单满足率还不高,时效越来越卷的情况下让人忧虑。
调拨计划的提升,从这几个角度来看:
规划层面:
1. 是不是需要这么多仓,仓库之间的层次设计对吗?
这是分仓网络布局和层次设计,可以用算法模拟测算最优情景。输入信息是供应的分布和订单的分布。供应分布信息包括从哪几个工厂采,工厂位置/采购SKU/数量/体积重量等,订单分布如果是2C订单,一般要在较高层级上聚拢一些,所以最好有一级/二级/三级地址信息。
然后不要迷信常识设定就近送货,需要用运筹学算法找到整体最优。就好像我们滴滴打车的时候,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平台不给我调就近的身边的车辆,就是因为平台应用了整体最优的算法逻辑,而不是局部最优。
除了运筹学算法,需要提醒的业务思路是:
供应侧是可以跟自有工厂或者ODM工厂进行优化的,不要认为哪个工厂生产哪个SKU是固定的,但是需要备案的类目注意增加备案,也可以增加疫情/停电时的灵活性;
哪里设仓是需要结合政策输入的,比如宁波、重庆会给一些免仓租期的政策,义乌有便宜的进出费(适合做快进快出仓),还有半公斤配送费(适合小商品)等。但是注意有些政府政策是有刚性的门槛要求的,全年没达到门槛值就无法免租,这些要设到模拟的限制条件中去;
有些限制条件需要允许前台可配置,比如业务根据疫情路线关闭或者运费涨跌等情况灵活进行条件设置,及时调优。
2. SKU怎么分布?需要所有的SKU都在所有仓吗?
SKU布局也是另一个值得模拟测算的地方。不用所有的SKU都分去前置仓。比如零售业务中常见将高价值的数码,以及奢品只放在集中的一个仓,一仓发全国。
一方面是分布式的库存会更高,货值承担不起;另一方面仓库可能会需要增值包装、提高质检标准和保存条件,集中一个仓折腾比较方便,打标操作真的很麻烦。当然也得是消费者等得起的商品。
3. 可以利用供应商的送货能力,入仓选用较优方案
如果是从供应商买入,可以将不同段的采购价考虑进去进行进一步优化。比如供应商本来就有较强的仓储和运输能力,他提供的DDP到仓价就比较划算,索性让他送到我们所有的前置仓,或许不失为最划算的方案。
当然反过来,有的供应商就适合直接送到我们集货仓,我们自己调拨还更划算。让采购谈价格的时候按几个选项去要价格。
一开始往往来不及测算好不同情景了再完成合同,可以把它放到采购综合成本优化的项目中来做,从Top list中选出来优化。合同上增加补充协议即可。
4. 真的需要那么高频的调拨吗
未必。需要模拟测算。首先取决于业务逻辑,比如时效最优,还是成本最优。
另外,有个观察是,电商公司常见低频率进货,高频率调拨。
其实在进货上,可以跟供应商谈call-off(拉式供应,叫货制),按周期同步自己的库存和销售给供应商,让供应商跟我们做一个MRP,实现CPFR(联合计划预测及补货)。有的供应商是很愿意的,可预见性会大幅提升它的库存健康度,同时减少因为渠道库存压力造成的终端乱价。
那么进货的时候,就可以按当时最优的分仓库存去叫货。自己那些平衡库存的调拨就可以降低频率。当然根本是不要过分追求本地订单满足率,综合成本和有感知的时效才是最重要的考虑(考虑有的仓是仓储便宜的,有的是发货收货便宜的快仓,有的地方发快递便宜)。
有效期顾虑的商品,定期要检查效期,匀一些短效期深库存的品。可以借鉴的方法是有的公司就把那个品设成一仓发全国,直接改2C的订单路由。
除了规划层面,还有执行层面的库存策略,如安全库存的设置,根据ABC,或者ABC * XYZ来设置库存深度(XYZ是变异系数,区分预测难度),调拨策略,沙盘模拟,模板固化和效率提升。
这里可以回答标题中的问题了,费人只是表面的效率问题。先要在规划层面上下功夫,然后提升效率的时候可以上一个Excel工具,有公司可以做的。他们把你的需求计划作为一个输入,在Matlab上写点算法就能快速生成调拨单。如果你还没有需求计划,那是另一件长期重要的事情啦。
最后的最后,我要强调:数据质量决定了方案可信度!
要用靠谱的数据源,要让业务有主人翁精神地参与,理解他提供的参数数据的意义,且建立数据的更新机制。
历史数据的规范化记录很重要。很多新兴公司都是从“上市准备元年”,做合规性的时候才开始重视,而且是供应链搭财务顺风车。
虽然不建议过分神化上SAP(最近观察到好多拟上市公司都开始谋划上SAP,好舍得),但是这已经充分体现了公司创始人圈和投资圈对头部ERP软件的拥趸。其实用它们强行拉一把合规性,也确实会很阵痛,并极可能痛失辛苦做数据治理的老员工。所以早点就干清爽。